荷兰🇳🇱犯了大忌! 连续三次抢钱💰 这可不是民间小打小闹的抢劫,是荷兰政府披着“合规”外衣,对中企和全球产业链的三次公然掠夺!从光刻机卡脖子到硬夺半导体资产,每一次都踩碎了国际规则的底线,吃相难看至极,连欧盟盟友都在背后骂街! 第一次动手是2023年,对着ASML的光刻机下了狠手。ASML本想向中国出口DUV光刻机,这机器虽不如EUV先进,却是中企造车规芯片的刚需,双方早签好了供货协议。荷兰政府突然撕毁默契,跟着美国出台出口管制,直接吊销部分DUV设备许可,硬生生把到手的订单搅黄了 。这哪是“维护安全”?分明是抢中企的发展机会!要知道,中国占全球车规芯片市场40%份额,荷兰断供直接让中企多花200亿找替代方案,自己的ASML也少赚了12亿欧元营收。这跟拦路抢劫有啥区别? 第二次抢钱更嚣张,2025年9月30日那纸部长令一落地,全行业都炸了。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都禁了,有效期一年。安世是中企闻泰科技2016年花181亿元从恩智浦手里救回来的“弃子”,中资砸了2.84亿欧元研发费才把它做成年营收147亿的巨头,光给荷兰缴的税就有1.3亿欧元。现在看到肥肉肥了就动手?简直是忘恩负义!你觉得荷兰敢这么干,是真为了“安全”还是见钱眼开? 第三次抢钱直接撕破脸,司法都成了帮凶。部长令下达第二天,安世三名外籍高管就联名起诉,要求剥夺中资控制权。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连庭审都省了,当天就暂停中方董事长张学政职务,把99%的股份托管给第三方,只给中资留1股“意思意思”。更离谱的是,闻泰科技直到10月12日才知情,之前连个正式通知都没有。这操作快得像早就排练好的,哪有半点司法公正? 背后的猫腻藏都藏不住,全是美国的影子。9月29日美国刚出“穿透规则”——中资控股超50%的外企也受制裁,荷兰第二天就动手,时间差都算得明明白白。所谓“穿透规则”,本质就是美国拉着小弟搞技术封锁,荷兰心甘情愿当枪使,把中荷经贸互信踩在脚下。 他们没算到的是,抢来的只是个空壳子。安世70%的封测产能在东莞,50%的订单来自中国新能源车企,荷兰冻得住股权,冻不住中国的产能和市场。中方反击来得极快,直接禁止安世中国出口芯片,奔驰、宝马的库存立马告急,仅停工一天欧洲汽车业就损失超1亿欧元。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荷兰的三次“抢钱”,暴露的是骨子里的霸权思维。第一次靠技术封锁抢机会,第二次用行政命令抢资产,第三次借司法手段抢控制权,每一步都违背了国际投资协定(IIA) 里的“征收补偿原则” 。安世是IDM模式(垂直整合制造)的全球龙头,荷兰以为抢了它就能拿捏产业链,却忘了中国早成了半导体消费和制造的核心市场。 信誉这东西,丢了就捡不回来了。荷兰以前总标榜“契约精神”,现在却成了“规则破坏者”,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那些跟着美国起舞的小动作,看似抢了眼前的便宜,实则砸了自己的饭碗。 荷兰的算盘彻底打错了。所谓的“三次抢钱”,抢的是别人的资产,丢的是自己的信誉。中企能把濒临破产的安世盘活,就有能力重建供应链;荷兰能靠美国撑腰抢一次,却撑不起产业链的崩塌。国际规则不是拿来当擦脚布的,耍流氓迟早要付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