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美乌都提到中国,特朗普很高兴:中国对俄乌的立场变了 俄乌局势已经脱离了特朗普的掌控,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乌克兰和美国最后的指望。于是,在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泽连斯基和特朗普都提到了中国。 首先,我们来说泽连斯基。在数小时前的一场演讲中,泽连斯基提到了中国,他非常委屈地说:“中国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他们帮助俄罗斯,但却不肯帮乌克兰,他们对乌克兰的利益漠不关心!” 看样子,在泽连斯基眼里的,帮助乌克兰的只有给他送武器这一条,对于中国数次对乌克兰民众的人道援助,他是完全没有放在眼里。正是由于基辅政权时不时指责中国援俄,日前,欧盟再次对十几家中企进行了制裁。此举,受到了中国的强烈谴责。 接着,是特朗普对中国的喊话。日前,特朗普在白宫表态称: 1.我认为中国能对普京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2.而且我相信中方在俄乌战争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中国会愿意讨论终战了 谈到这些时,特朗普显得很高兴。据美方的说法,中美将在10月30日于韩国进行会晤,特朗普认为到时候俄乌战争将成为双方的必谈话题。现在的问题在于:特朗普为何觉得中国对俄乌战争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从开战到现在,中方一直都是主和的。 泽连斯基的指责完全站不住脚,冲突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多次向乌克兰输送食品、睡袋、棉被等急需的人道主义物资,这些物资直接保障了当地平民的基本生活。他只盯着武器援助不放,本质上是把“帮助”等同于“军事支持”,无视了中方劝和促谈的核心努力,也忽略了中方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明确原则。 欧盟跟风制裁中企的行为更是毫无国际法依据,中方早已明确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中俄之间的贸易都是符合国际规则的正常往来。欧美自身也与俄罗斯保持着诸多经贸联系,却唯独对中企搞单边制裁,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损害中欧经贸互信,更会让原本复杂的局势增添新的矛盾。 特朗普误判中国立场,根源在于他的功利性外交思维。他推动的停火提议被俄方无视后,急需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挽回主动,而中国持续的劝和行动被他刻意解读为“立场转变”,本质上是想借中国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外交政策铺路,缓解自身的被动局面。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动摇,从冲突初期就主张根据是非曲直决定态度,始终呼吁通过谈判构建均衡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发起的“和平之友”小组、多次在联合国呼吁保持和谈势头,这些持续的努力都证明主和是一贯立场,并非所谓的“态度转变”。 中美即将在韩国的会晤即便涉及俄乌议题,中方也会坚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而非迎合美方的诉求。特朗普想让中国按照他的剧本推进停火,显然低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决心,也忽视了冲突的根源性问题需要当事方主动协商解决。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对中国的不同诉求,本质上都是自身困境下的无奈选择。乌克兰依赖外部援助维系战局,美国想掌控局势却力不从心,双方都想让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却都回避了一个关键:中国的角色是劝和者而非参与者,真正的和平需要俄乌双方展现政治意愿。 俄乌冲突的解决,从来不是靠第三方施压或误判就能实现的。泽连斯基应该正视中方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劝和努力,欧盟需停止非法制裁的单边操作,特朗普也该放弃对中国立场的功利性解读。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坚持的中立主和立场,才是打破僵局的正确方向。毕竟冲突持续下去,受损的只会是俄乌两国平民和全球的能源、粮食安全。唯有摒弃对抗思维,通过平等谈判解决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才能实现真正的长久和平。 你觉得中美会晤中,俄乌议题能推动局势向和平方向迈进一步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俄乌冲突 乌克兰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