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对乌克兰军工能源设施实施打击,并称已控制

烟雨评社 2025-10-24 11:50:46

2025年10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对乌克兰军工能源设施实施打击,并称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斯雷德内耶和克莱班-比克两个村庄。 先说说这次对军工能源设施的打击,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在通报里说得很具体,打击范围覆盖了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三个州,主要目标是乌克兰的坦克修理厂、导弹零部件工厂和变电站。 从俄方放出的无人机航拍画面能看到,位于哈尔科夫州的 “马雷舍夫工厂”—— 也就是乌克兰仅存的重型坦克生产基地,厂房顶部被导弹击中后冒出滚滚黑烟,车间里的装甲车辆组装线明显受损。 科纳申科夫还提到,这次打击用的是 “口径” 巡航导弹和 “天竺葵 - 3” 自杀式无人机,共摧毁 12 个军工设施和 8 座 330 千伏变电站,导致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北部和扎波罗热州部分区域断电,乌克兰军方的后勤补给暂时出现中断。 乌克兰方面随后也证实了打击的真实性,乌军方发言人莫图兹亚尼克承认,部分军工企业确实遭受损失,但强调 “关键生产线已转移至地下掩体,影响有限”。 不过当地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显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克雷缅丘格市,因为变电站被炸,市区大面积停电,居民只能靠发电机供电,超市里的应急照明设备全部开启,部分加油站也因为断电暂停供油。 这种能源设施受损的情况,对乌克兰来说可不是小事,毕竟进入 10 月底后,乌克兰夜间气温已经降到 5 摄氏度以下,能源供应短缺不仅影响军工生产,还会直接影响民众生活。 再看顿涅茨克那两个被控制的村庄,斯雷德内耶和克莱班 - 比克虽然名字听起来普通,地理位置却相当关键。翻开地图能发现,这两个村庄位于顿涅茨克市西北方向约 40 公里处,正好坐落在乌克兰军队从哈尔科夫向顿涅茨克增兵的补给线上。 之前几个月,俄乌双方一直在这一带反复争夺,乌克兰军队在这里修建了战壕、碉堡和反坦克壕沟,还部署了 “海马斯” 火箭炮和反坦克导弹小组,试图阻止俄军向顿涅茨克市中心推进。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画面显示,俄军士兵在村庄里升起了俄罗斯国旗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旗帜,街道上还能看到被摧毁的乌军装甲车,部分被俘的乌军士兵正被押往后方。 据顿涅茨克当地武装指挥官介绍,为了拿下这两个村庄,俄军提前进行了两周的侦察,动用了 “猎户座” 侦察无人机锁定乌军火力点,然后用 “龙卷风” 火箭炮覆盖打击,再由机械化步兵发起冲锋。整个战斗持续了 36 小时,俄军共歼灭乌军约 150 人,缴获 12 辆装甲车和 3 门迫击炮。 更重要的是,控制这两个村庄后,俄军可以切断乌军从哈尔科夫向顿涅茨克前线输送弹药和兵员的一条重要公路,进一步压缩乌军在顿涅茨克北部的防御空间。 这次行动背后,其实是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战场的长期角力。从 2025 年上半年开始,俄军就把重点放在顿涅茨克地区,试图完全控制整个州的领土,而乌克兰则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双方在巴赫穆特、马林卡等城镇展开拉锯战。 斯雷德内耶和克莱班 - 比克的失守,让乌军在顿涅茨克西北方向的防线出现缺口,乌军方不得不从扎波罗热前线抽调部分兵力回防,这也间接缓解了俄军在扎波罗热地区的防御压力。 国际社会对这次行动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 “攻击民用能源设施,违反国际法”,并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防空武器。 而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则在安理会会议上回应,称打击军工设施是 “削弱乌克兰战争能力的必要手段”,控制村庄是 “为了保护当地平民免受乌军炮击”。 目前,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战斗还在继续,乌军表示将 “组织反攻夺回失地”,俄军则在巩固已控制区域的防御工事,接下来的战场走向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信源:央视新闻:《俄国防部:打击乌克兰军工能源设施 控制顿涅茨克两村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