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必须彻底清除美西方植入我们“心脏”的“定时炸弹”

未央秘史 2025-10-24 10:42:46

国家安全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必须彻底清除美西方植入我们“心脏”的“定时炸弹” 它们藏在科技命脉、网络后台、思想阵地甚至日常数据里,平时看着风平浪静,一旦触发就是颠覆性的后果。 先看科技领域这颗最扎眼的“炸弹”,美国拿着制裁大棒往我们芯片产业上砸,2024年12月一口气把140家中国公司拉进黑名单,不仅自己不卖技术,还逼着用了美国技术的第三国企业也得断供。 他们以为这样能卡住我们的脖子,却没算到盟友先扛不住——荷兰阿斯麦上半年对华出口还占总收入一半,制裁一出明年就得跌到五分之一,第三季度订单额直接腰斩53%,股价反倒在制裁放宽的消息里涨了5.5%。 日本的半导体企业更实在,东京电子、ScreenHoldings这些公司一听能继续和中国做生意,股价直接涨了6%到13%。 可即便美国制裁闹得盟友鸡飞狗跳,对我们的威胁半点没减,芯片这东西连着手机、汽车、航天,一旦真被彻底断供,多少工厂得停摆,这就像把家里的电闸交给了外人,人家想拉就拉。 好在我们没坐以待毙,2018年美国刚开打贸易战,我们的国际授权专利数量就超过了他们,芯片出口额从5591亿元涨到现在的11000多亿元,翻倍的增长背后,是硬生生从制裁缝隙里抢回来的生机,但这颗“炸弹”的引信还攥在别人手里,不得不防。 比科技制裁更隐蔽的是网络里的“暗雷”,美国国家安全局干的事儿简直把“黑客帝国”的名头坐实了。 他们盯着国家授时中心往死里攻,这个地方管着“北京时间”,通信、金融、电力、交通全靠它授时,要是被搞瘫了,银行转账算不清时间、电网调度乱了节奏、飞机起降没了准头,后果想都不敢想。 从2022年起他们就没闲着,先利用手机短信漏洞偷工作人员的敏感资料,2023年拿着偷来的凭证闯进内部计算机,到了2023年8月干脆用上42款特种武器搞高烈度攻击,还想往高精度授时系统里埋瘫痪程序。 更鸡贼的是,他们专挑深夜凌晨动手,用欧美亚的服务器当“跳板”,伪造证书躲杀毒软件,攻完还擦痕迹,真是把阴谋诡计玩到了家。 还有台湾民进党豢养的黑客组织,借着美国、日本的IP地址,对大陆10多个省份的1000多个军工、能源、交通系统乱攻,虽然技术糙得留一堆破绽,但架不住攻击频次越来越高,就像一群苍蝇围着伤口转,迟早要出问题。 思想阵地里的“软炸弹”更可怕,它不炸却能慢慢腐蚀根基,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把这招玩得炉火纯青。 艾森豪威尔当年想搞美苏大学生交换,直言要争取苏联的下一代;里根看到中国有6500名留学生,立马说“6.5万人更好,这是长期投资”。 他们的算盘打得精,让留学生住在美国家庭,学西方的生活方式,等这些人回国掌权,自然会把西方那套搬过来。 兰德公司说得更露骨,“这些人威力胜过几十万军队”。 现在这招还在升级,高校里有些学者把西方学术当圣旨,评职称、拿项目全看外文期刊,甚至把抹黑中国的内容塞进教材。 更隐蔽的是那些文化产品,有的电影专挑中国的负面素材拍,就为拿西方的奖,有的自媒体打着“反思”的旗号,把我们的传统价值说得一文不值,久而久之,不少人真就觉得西方什么都好,这颗“炸弹”炸的是文化自信,比真枪实弹还狠。 就连日常数据里都藏着“定时装置”,广州有家公司伪造IP抓取新浪微博数据,转手就通过境外网站卖掉;奔驰、宝马这些车企的API有漏洞,车主信息被境外攻击者轻松偷走。 这些数据看着零碎,凑在一起就是精准打击的武器,能分析出我们的消费习惯、人口流动,甚至关键行业的运行规律。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美女博主”案更说明问题,境外间谍打着拍旅游视频的幌子,用劳务费、实习机会诱骗100多人,把镜头对准边境军事管理区,要是没那个大学生警惕性高,边境的战略信息早就泄露了。 这些渗透手段看着不起眼,就像往门缝里塞小广告,不知不觉就把家里的情况摸透了。 美西方搞这些动作,从来不是一时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十条诫令》写得明明白白,要败坏青年、宣传西方生活方式、制造社会分裂。 他们知道硬打打不过,就用这些“定时炸弹”搞迂回,科技上卡脖子、网络里埋后门、思想上灌迷魂汤、数据里挖情报,哪一招都冲着我们的“心脏”来。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没被发现的“炸弹”说不定还在悄悄倒计时,不彻底清除这些隐患,国家安全就像建在流沙上,看着牢固,风一吹就可能塌。

0 阅读:4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