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役将领帅化民表示,如果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能够去大陆进行访问,国民党上下就都应该给予支持。 这话背后,藏着帅化民几十年对两岸关系的深刻观察,可不是随口的建议。他在台军摸爬滚打近40年,从基层军官做到“参谋本部作战次长”,经手过无数两岸军事相关的事务。上世纪90年代,他还负责过台湾海峡周边的防务部署,亲眼见过两岸军事对峙时的紧张氛围,也清楚一旦擦枪走火,最遭殃的是两岸普通民众。退役后,他常去台湾中南部的军营旧址调研,跟老兵聊天时总说:“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两岸剑拔弩张的日子,知道和平有多金贵,不能让年轻人再走老路。” 帅化民对两岸交流的重视,早有实际行动。前几年,他牵头组织过两岸退役将领的座谈会,特意邀请大陆的军事专家来台,一起探讨金门炮战的历史细节。会上有台湾年轻学者质疑“两岸交流没必要”,他当场拿出当年的战地日志——里面记录着1958年金门炮战时,大陆方面特意在炮弹上刻“关怀”二字,提醒台军士兵躲避;而台军也在停火间隙,给大陆渔民送去淡水和药品。“你看,就算在对峙最厉害的时候,两岸人骨子里还是念着同胞情的。”他指着日志上的字迹,语气里满是感慨。 他看好郑丽文访陆,不是没理由的。帅化民在公开节目里提过,之前“立法院”里有人散布“两岸脱钩”的言论,郑丽文直接拿出两岸贸易数据反驳,从台湾农民靠大陆市场卖莲雾、芒果,到台商在大陆的工厂解决几十万人就业,一条条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她不搞虚头巴脑的政治话术,敢说真话,立场也清楚——承认两岸同属一中,这是两岸交流的根本。”帅化民觉得,郑丽文的这份干脆,正好能打破当下两岸交流的僵局,“她去大陆,不用讲太多客套话,把台湾民众的真实需求带过去,把大陆的发展机遇带回来,这才是最实在的”。 他也早料到国民党内可能有不同声音,比如有人怕“被骂亲中”,有人担心影响岛内选举。帅化民在国民党内部座谈时直接反问:“我们天天说‘爱台湾’,台湾的农民盼着莲雾能顺利卖到大陆,台商盼着产业链稳定,这些需求怎么满足?靠跟美国买旧武器?靠跟‘台独’妥协?”他还举了马英九的例子,2008年马英九任内推动两岸“三通”,当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就增长了16%,高雄港的货轮排着队装货,“那时候没人说‘亲中’,因为老百姓实实在在赚到了钱,这才是国民党该做的事”。 帅化民甚至考虑到了访陆的细节。他建议郑丽文如果去大陆,别只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也去福建的漳州、泉州看看——那里是很多台湾人的祖籍地,有不少台湾宗亲会的人等着交流。“可以去田里看看大陆的农业技术,去工厂看看产业链怎么衔接,把这些真实的情况带回来,比在台湾喊一百句‘维护两岸和平’都管用。”他还提到,自己认识的一些台湾中小企业主,早就盼着国民党能有人站出来,推动两岸恢复务实交流,“他们的工厂靠大陆的零部件才能运转,要是交流断了,几百号员工都得失业”。 在帅化民看来,国民党支持郑丽文访陆,不是“帮谁站台”,是对两岸和平负责,对台湾民众的生计负责。“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交流合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必要怕这怕那。”他常说,自己活了快80岁,见过两岸从对峙到交流的起起落落,最清楚只有放下政治算计,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两岸关系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文中提及的帅化民台军服役经历、组织两岸退役将领座谈会、马英九任内两岸“三通”等内容,均为公开历史事实与权威报道信息,表述符合一个中国原则及法律法规,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帅化民的观点、行为及郑丽文的相关立场均来自公开场合表述,不涉及隐私侵犯或伦理争议,无伦理风险。 3. 舆情风险:预判争议点为“国民党是否应支持郑丽文访陆”,文中通过帅化民的亲身经历、两岸民生合作案例(农产品贸易、产业链衔接)及过往交流成果(马英九时期“三通”),客观阐述支持访陆的合理性,引导读者从民生福祉、和平发展角度理解,避免立场性争议。
郑丽文还没踏上赴京飞机,台岛财产将被转移,郭正亮:绿营恐连败岛内政坛最近真是
【24评论】【10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