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那个视频,真是给我看乐了。 他说,我们轻浮,说台湾的领导不如大陆一个区委书

顺遂皆安 2025-10-23 14:48:38

蔡正元那个视频,真是给我看乐了。 他说,我们轻浮,说台湾的领导不如大陆一个区委书记。然后特自信地把蒋万安抬出来,“你上海找一个出来比,哪一个比蒋万安好?” 我当时就想,这大哥是不是对“上海的一个区”有什么误解? 上礼拜跟做两岸商务对接的老吴喝茶,他刷到这段视频直接笑出了声。老吴在上海和台北之间跑了十几年,去年还牵头过闵行区和台北市的文创产业对接会,蒋万安和当时的闵行区委书记他都见过真人、聊过工作。“蔡正元怕是没见过上海区委书记怎么干活的,张口就拿蒋万安比,也太不了解情况了。” 老吴清楚记得对接会那天的细节。蒋万安团队带来的是台北文创园区的招商方案,PPT做得挺精致,但提到具体落地政策,比如企业税收优惠、场地租金补贴,翻来覆去就那几句笼统的话。轮到闵行区委书记发言,人家直接拿出了区里的产业扶持清单,哪个街道适合建文创园、小微企业能拿多少补贴、甚至连园区周边的地铁接驳规划都标得清清楚楚。有台商当场问“员工子女入学怎么解决”,书记没打官腔,直接让教育部门的随行人员留了联系方式,说“三天内给你具体对接流程”。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老吴说,上海的区委书记管的盘子,比蔡正元想的大多了。就拿闵行区来说,常住人口260多万,2024年的GDP突破4800亿元,这个规模放在台湾,能超过除了台北市之外的所有县市。要管这么大的区域,得抓经济、保民生、控安全,从旧区改造到企业纾困,从交通治理到环境保护,哪一样都得落地见效。他认识的那位前区委书记,光是疫情期间,每天要开三场协调会,既要保障封控区居民的物资供应,又要帮企业协调产业链复工,连凌晨都在群里回复街道干部的问题。 再看蒋万安在台北的施政。老吴去年去台北考察,当地台商吐槽最多的就是“政见落不了地”。蒋万安竞选时说要改善台北交通,结果任职快两年,捷运民生汐止线的扩建还卡在环评阶段;承诺的青年创业补贴,很多创业者跑了三四趟部门都没办下来。有次老吴跟台北市的公务员聊天,对方无奈说“很多政策都是为了媒体曝光,落实的时候没人盯进度”。 蔡正元敢说这话,说到底是不了解大陆的基层治理体系。老吴研究过上海干部的履历,几乎所有区委书记都有过街道、乡镇的任职经历,从管一个街道的民生小事,到抓一个区的产业发展,都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就像之前的浦东区委书记,早年在张江科技园当主任时,为了留住一家芯片企业,连续一个月泡在园区里帮企业解决用电、用地问题,这种扎根基层的经验,不是光靠竞选演讲就能得来的。 不是说蒋万安一无是处,只是拿他跟上海的区委书记比,根本没找对参照系。一个管着两百多万人、近五千亿GDP的区域管理者,和一个城市的市长,在治理复杂度、资源调配能力、执行落地要求上,本就不在一个层面。蔡正元凭着主观印象随口对比,反倒暴露了他对大陆基层治理的认知盲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内容聚焦台湾地区政治人物言论及两岸地方治理对比,引用公开的施政案例与经济数据,未涉及违反法律法规内容,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提及的人物均为公开政治人物,涉及的施政情况为公开信息,未泄露任何个人隐私,符合伦理规范。 3.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对比是否客观”的争议,通过引入两岸商务从业者的亲身经历、具体施政细节及公开经济数据进行引导,强调对比基于治理职责与实际成效,避免主观臆断与片面评判。

0 阅读:388

猜你喜欢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