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政治献金案今开庭 黄珊珊再作证 台北地方法院21日续审柯文哲“政治献金侵占案”,柯文哲2024竞选总干事黄珊珊将二次出庭作证。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可不仅是简单的证词补充,更是把柯文哲那点见不得光的事,往台面上又扒了一层皮。 黄珊珊作为2024年竞选总干事,是离献金操作最近的人,她的话是破局的关键,可前两天庭上那套“避而不答”的把戏,反倒把水搅得更浑,也让检方攥着的证据链显得更扎实。 这案子从头到尾藏着的,都是政治人物把“献金”当私产、把司法当遮羞布的老套路。 根据台北地检署2024年12月的起诉资料,柯文哲涉案的不法所得高达9371万多元新台币,被控公益侵占、背信等多项罪名,检方直接求刑28年6个月。 2023年11月3日,柯文哲给黄珊珊发的那条讯息,“威京小沈,已给过,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财务状况也不好”。 这里的“小沈”就是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也是这次被一起起诉的关键人物。 当时黄珊珊正牵头募款,柯文哲突然拦着不让找沈庆京,还特意提“已给过”,这要是没猫腻,何必说得这么隐晦? 今天黄珊珊二次作证,算是把“欲盖弥彰”四个字演活了。 面对检察官的追问,她一会儿说“不清楚柯文哲为何发这种讯息”,一会儿又解释柯文哲只是“不愿麻烦别人”,被问“别人”指谁时,干脆绕着圈子不正面答,全程“跳针式回应”,这说辞糊弄得了谁? 她可是竞选总干事,募款是她的核心职责,柯文哲专门就沈庆京发讯息制止,她不可能不知道里头的门道。 更可笑的是她对“已给过”的新解释,说这指的是沈庆京帮民众党协调“蓝白合”,不是捐款。 可检方早就查清楚,那段时间黄珊珊正和党内成员讨论,给沈庆京发募款函,柯文哲紧跟着就发了这条讯息,时间线严丝合缝,这哪是“协调蓝白合”,分明是怕募款函戳破之前的秘密捐款,赶紧踩刹车。 比“已给过”更耐人寻味的,是黄珊珊对KP SHOW演唱会的证词,这简直是把《政治献金法》当摆设。 柯文哲当初公开说,这场演唱会是“为民众党募款”,今天黄珊珊却翻供说是“商业活动,呈现柯文哲人生故事”,还说收入没进竞选账目,交了娱乐税就合法,这话里的漏洞大得能跑火车。 根据台湾《政治献金法》,政治团体募款必须走专门账户,且要公开明细,商业活动收入根本不能算作献金。 可柯文哲一边喊着“募款”拉支持者买票,一边让木可公司以商业名义操作,这不就是借商业外壳偷逃献金监管么。 更巧的是,木可公司正是柯文哲被控“公益侵占”的关联企业,检方早就指控这家公司挪用献金,现在演唱会又挂在它名下,这简直就是洗钱的幌子。 黄珊珊今天庭外还抱怨检方“主观揣测”、“玩文字游戏”,可证据不会说谎。 柯文哲自己2023年10月还说,“已给过”是沈庆京“提供帮助”,现在黄珊珊又改嘴成“协调蓝白合”,两人说法都对不上,说是互相拆台都不为过。 再说演唱会,要是真的纯商业,柯文哲何必在竞选期间办,支持者何必冲着“支持民众党”买票。 台北地检署起诉书上写得明白,木可公司就是柯文哲转移献金的工具,这场演唱会的收入极可能被混进了不法所得里。 黄珊珊作为总干事,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操作,现在忙着切割,无非是怕引火烧身。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案子可不是柯文哲一个人的事,涉案名单里还有竞选财务长李文宗、台北市前副市长彭振声等人,这说明献金侵占是有组织的操作。 从沈庆京的“秘密捐款”,到演唱会的“商业伪装”,再到众望基金会的“背信”指控,每一环都指向系统性的违法。 黄珊珊21号的证词之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她是这个系统里的核心参与者,她的回避和矛盾,恰恰印证了检方证据的真实性。 有人说这是“政治打压”,可检方求刑28年半的依据,是9371万新台币的不法所得,和实打实的聊天记录、公司账目,这些都是硬邦邦的证据。 柯文哲以前总装“清流”,现在看来,他们所谓的“清流”不过是把脏事藏得更深。 黄珊珊二次作证的表现,更让台湾人民看清了这场政治闹剧的本质:一群人拿着支持者的钱中饱私囊,出事了就互相甩锅,用模糊证词拖延时间。 台北地方法院接下来还要传唤证人,包括柯文哲和媒体大亨邱复生的关联证词,真相只会越来越清楚。 这案子不光是判柯文哲多少年的问题,更是给台湾政坛敲警钟:政治献金不是私人钱包,司法也不是政治人物的遮羞布。 黄珊珊今天回避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未来庭审上的伏笔,柯文哲想靠“模糊战术”过关,恐怕没那么容易。 毕竟9371万新台币的窟窿补不上,“已给过”的聊天记录删不掉,法律终究得给公众一个交代。 那些把政治当生意做的人,迟早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台湾名嘴周锡玮一针见血地点评:郑丽文遇到好时候,因为中国大陆太强了,在全世界唯一
【24评论】【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