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实想与中国脱钩,但华盛顿的如意算盘是让中国配合他们有序脱钩,所以他们提出所

烟雨评社 2025-10-23 12:50:37

美国确实想与中国脱钩,但华盛顿的如意算盘是让中国配合他们有序脱钩,所以他们提出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对华战略。即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我们合作,比如配合他们重建稀土生产链;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比如在半导体领域对我们“卡脖子”。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十分复杂,既算不上是有深仇大恨的“敌人”,也算不上是能够真诚合作的“朋友”,而且中美两国的关系总是忽好忽坏极其不稳定,所以对待中美不能轻易下定义。 先说说美国为啥在稀土领域急着找中国 “合作”。稀土是制造芯片、新能源汽车、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材料,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集中在中国,美国自己虽然有稀土矿,但从开采到提纯的完整产业链早就断了档。 2025 年美国为了推进 “半导体本土化计划” 和 “新能源汽车补贴法案”,对稀土的需求一下子暴涨了 40%,可本土重建加工产能至少需要 5 年时间,这期间只能靠从中国进口。 于是美国商务部多次派代表团来中国,嘴上说 “希望建立稳定的稀土合作关系”,实际上就是想让中国在出口配额、价格上 “配合”,帮他们平稳过渡到本土产能成型,说白了就是要中国 “配合” 他们完成这部分的 “脱钩准备”。 可他们忘了,之前为了限制中国,还联合日本、澳大利亚搞 “稀土供应链联盟”,试图绕过中国,现在自己产能跟不上了,又回头找中国谈 “合作”,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再看半导体领域,美国的 “对抗” 和 “脱钩” 就来得又快又狠。 2024 年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不仅禁止接受美国补贴的企业在中国建设先进芯片生产线,还把对华出口的芯片制造设备、设计软件的限制范围扩大到了 28 纳米工艺,甚至连给中国企业提供芯片设计服务都要经过美国政府批准。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逼着荷兰 ASML、日本东京电子这些企业跟着一起断供,试图彻底切断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渠道。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在自己有绝对优势的领域,通过 “脱钩断供” 把中国困在低端产业链,防止中国在芯片领域实现突破。 可美国没算到,中国在 28 纳米成熟工艺上的自主化进展比预期快很多,2025 年中国本土 28 纳米芯片产能已经能满足国内 60% 的需求,而且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还实现了反超。 美国这种 “一刀切” 的脱钩,反而倒逼中国加速了技术突破,最后自己的芯片企业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营收暴跌了 25%,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这套 “三分法” 战略,本质上就是想按自己的节奏和利益来掌控中美关系。他们所谓的 “竞争”,其实是 “美国可以竞争,中国不能超越”;所谓的 “合作”,是 “美国需要的时候才合作,中国需要的时候就翻脸”;所谓的 “对抗”,是 “只许美国对中国施压,不许中国反制”。 比如在气候变化领域,美国需要中国配合减排目标,就喊着 “中美要加强气候合作”,可转头就在经贸、科技领域对中国加征关税、搞制裁;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美国需要中国提供疫苗、防疫物资,就说 “要摒弃政治分歧”,可一旦涉及到病毒溯源这种话题,又立刻把中国当 “替罪羊”。 这种 “有利就上,无利就撤” 的功利主义,让美国的战略信誉越来越差,连欧洲盟友都看不下去,德国西门子、法国空客这些企业,都顶着美国的压力继续和中国开展合作,因为他们知道,和中国搞 “对抗脱钩”,最后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清,美国的 “有序脱钩” 不过是一厢情愿。中国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需要依赖美国技术和市场的国家了,在新能源、5G、高铁等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有 14 亿人的庞大市场做支撑,美国想让中国 “配合” 他们脱钩,根本不现实。 比如在稀土领域,中国虽然没拒绝合作,但也明确表示 “合作要基于平等互利,不能只让美国受益”,还加大了对稀土开采和加工的环保管控,让美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低价掠夺。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一方面通过 “内循环” 加速自主化,另一方面还和欧洲、东南亚国家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合作,打破美国的封锁。 美国要是还抱着这种 “自私的脱钩算盘” 不放,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 “单边脱钩” 实现发展,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美国要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就该放下霸权思维,用平等的态度和中国对话,而不是搞这种 “按需切换” 的三分法战略,不然最后只会让自己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