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找中国麻烦,这么长时间以来,拉拢了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甚至俄罗斯,但

凭栏观望史 2025-10-23 12:47:42

美国为了找中国麻烦,这么长时间以来,拉拢了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甚至俄罗斯,但最终只有印度人胆子最大,是真正敢出手的。 美国这些年在亚太地区动作不断,打着 “印太战略” 的旗号,想把中国圈起来施压。   为了凑齐这个 “包围圈”,美国把能拉拢的国家几乎都找了个遍,从东亚的日本、韩国,到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再到南太的澳大利亚、新加坡,连俄罗斯都想拉进来搭把手。   表面看阵仗挺大,实际仔细琢磨就知道,多数国家都是嘴上应和,真要动真格的时候没几个敢往前冲。   日本跟美国走得近,2024 年还跟着对中国出口的 23 种半导体设备搞管制。   可管制刚落地,日本企业就发现中国市场丢了不少份额,国内骂声一片。   美国官员还鼓动日本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可日本首相后来因为汽车关税的事,反倒罕见地对美国硬气了一回,毕竟自家经济实在经不起折腾。   韩国的处境更纠结,2025 年 9 月刚推出对华团体免签想赚旅游钱,那边美国就在佐治亚州拘捕了数百名韩国工人。   一边是经济饭碗,一边是盟友关系,韩国只能小心拿捏,表态挺积极,实际啥真动作都没有。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曾经蹦得挺高,见美国只是喊口号没实际支持,立马就蔫了。   国内不少人站出来反对,没人想陪着冒险。   越南更精明,美国又是派航母访问又是卖武器,想把它打造成南海的 “前沿哨所”,可越南始终抱着 “四不” 原则,明确说 “中越关系是头等优先”,光拿好处不站队。   澳大利亚早前跟着美国反华最积极,结果自己的贸易先受了重创,总理后来直接表态不会在贸易和安全之间选边站,还说要找东盟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   新加坡干脆悄悄换了领导人,摆明了想当个旁观者,啥浑水都不蹚。   俄罗斯自顾不暇,乌克兰问题没解决,经济还受着制裁,根本没精力掺和亚太的事儿,顶多偶尔说几句场面话。   就在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时候,印度站了出来。   2025 年 4 月,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恐怖袭击后,印度立马对巴基斯坦发动了 “辛多尔行动”,导弹直接打过去,还宣布暂停《印度河水条约》,这是 2019 年以来两国最严重的对抗。   印度的心思不难猜,一方面借着冲突收拾老对手巴基斯坦,巩固自己在南亚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做给美国看,证明自己不光会附和,真敢动手,想借着这股劲儿要地位、要筹码。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文章都提到,印度这种强硬回应,跟其他国家的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这场 “围堵大戏” 之所以演不下去,核心是没算明白各国的心思。   所谓的战略承诺再好听,也抵不过真金白银的损失。   日本半导体管制、澳大利亚贸易受挫的例子就在眼前,谁都不想当第一个吃亏的。   印度敢出手,是把宝押在了地缘政治的赌桌上,可风险也不小,两个有核国家的冲突一旦失控,谁都收不住场,美国说不定还会趁机推波助澜坐收渔利。   其实亚太国家心里都有本账,合作共赢才是真的,搞对抗只会两败俱伤。RCEP 生效这么久,区域内贸易越来越红火,这就是最实在的好处。   印度的冒险或许能搅动一时风云,但改变不了大势。毕竟在和平发展的大潮流里,没人愿意为别人的霸权买单。   霸权的剧本终究抵不过利益的算盘,亚太的未来从不在阵营对抗的棋盘上,而在互利共赢的跑道上。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