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女子开了家寿衣店,这天刚开门,就来了一群老外,女子一开始没在意,不料,这些

秋之枫鸭 2025-10-23 09:12:47

江苏一女子开了家寿衣店,这天刚开门,就来了一群老外,女子一开始没在意,不料,这些老外竟然挑起了寿衣,甚至还往自己身上穿,嘴里还不停的说着 “amazing”,女子顿感不妙!她盯着为首那个金发老外手里攥着的绣松鹤寿衣,手心瞬间冒了汗。店里刚整理好的货架上,还摆着今早新到的寿帽和绣着牡丹的寿鞋,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上面,却被老外们兴奋的身影挡得七零八落。她原本以为这些背着登山包、举着相机的老外只是误闯的游客,毕竟自家店开在景区附近,常有好奇的外地人驻足,可没料到他们会直接拿起寿衣往身上套。那个穿蓝色冲锋衣的老外已经把寿衣的领口拉到了脖子上,还对着同伴的手机镜头摆姿势,嘴里反复喊着 “amazing”,声音大得惊动了隔壁花店的老板。女子赶紧快步走过去,伸手轻轻按住对方的胳膊,连说带比划地示意不能穿,可对方却误以为她是要提高价格,立刻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摆出一副要付钱的样子。急得她赶紧跑回柜台,翻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逐字打出自:“这是给逝者穿的衣服,是中国人对去世亲人的尊重,不能日常穿着”,举到老外们眼前。几个老外看完翻译内容,瞬间涨红了脸,赶紧把身上的寿衣脱下来叠好,连连对着女子鞠躬道歉,嘴里不停说着 “sorry”。沉默了好一会儿,那个金发老外指着柜台里的棉质便帽,用蹩脚的中文说 “买这个,谢谢”,同行的几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女子拿出四顶最厚实的帽子递给他们,按进货价收了钱,还特意提醒他们附近的景点路线,老外们接过帽子后,又郑重地鞠了一躬才离开。事后女子把这段经历发到网上,有网友调侃 “文化差异闹的笑话,却透着满满的善意”,也有网友说幸好女子耐心解释,没让误会升级。北京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2023 年发布的《中外民俗差异调查报告》中提到,欧美国家对中国丧葬服饰的认知几乎为零,类似的文化误解在旅游场景中时有发生。《人民日报》也曾在文旅专栏中呼吁,景区周边的商户可以准备简单的多语言民俗说明卡,既能避免尴尬,也能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其实遇到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小插曲,耐心解释比敷衍了事更能拉近距离,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跨文化小误会吗?

0 阅读:0
秋之枫鸭

秋之枫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