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

掘密探索 2025-10-23 01:23:54

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能只交印度的税,而且全球营业额的总税收… 苹果为啥把产线搬到印度?说白了是被美国关税逼的,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145%的关税,苹果为了少交钱,打算2026年前把所有卖到美国的iPhone都改成印度组装,毕竟现在印度产iPhone对美出口是“零关税”,中国产就得被“割肉”。   2025年,印度组装的iPhone产值飙到220亿美元,比去年涨了60%,苹果还紧急包机运了150万部印度产iPhone到美国,生怕错过“零关税”的好时候,富士康和塔塔集团在印度砸了50多亿美元,建了五座大工厂,看着一片红火。   出人意料的是,印度政府陡然搬出1961年的旧税法。他们规定,若苹果在印工厂自行持有生产设备,便构成“业务关联”,需按照全球营业额缴纳税款。   这意味着苹果不光要为印度赚的钱交税,全球收入都可能被印度“抽成”,潜在税负高达几十亿美元!   税务专家说,这就是印度税法的“潜规则”,只要企业被认定对印度境内的资产有实际控制权,哪怕利润是全球赚的,印度也能收税。   对苹果来说,这规则简直是“量身定制”,在中国,苹果把设备给代工厂用,自己不用交税;但在印度,设备所有权归苹果,直接触发“业务关联”。   更坑的是,富士康和塔塔在印度的工厂全靠苹果提供的高价值设备,这下印度政府更认定苹果“有控制权”了。   现在苹果可惨了:要是接受征税,几十亿美元的税负能把利润吃光;要是不交,印度可能告它违法,甚至影响在印度的业务扩张,苹果现在正拼命游说印度政府改税法,想把设备所有权和税务义务分开。   但印度态度硬得很,印度电子协会直接放话:“税收稳定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关键!”意思就是:想在印度继续赚钱?先接受我们的税法!   印度这波操作,表面看是“精准割韭菜”,其实暴露了营商环境的大问题,一边想靠税务优惠吸引外资,一边又用老法律卡外资脖子,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玩法,长期下去谁还敢来投资?   反观中国,虽然苹果把部分产能搬走了,但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的政策支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还占35%呢! 华为的鸿蒙系统装了8亿台设备,长江存储的192层3D NAND芯片都量产了,这些成就说明,中国制造早就从“世界工厂”变成“创新高手”了。   苹果在印度的困境也给中国提了个醒:现在全球产业链都在重组,光靠低成本已经不够了,必须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才能站稳脚跟。   毕竟当“印度制造”的iPhone还得用“中国芯”的时候,中国制造的底气,早就不是靠某一个品牌来决定了。  

0 阅读:0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