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

千浅挽星星 2025-10-22 18:44:48

[微风]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被捕了!   刘万春本是河北交河的回族人,毕业于保定军校,治军极严,1927年,蒋介石视察部队,全军停下操练立正迎接,唯独刘万春的团纹丝不动,这股劲竟让蒋介石大加赞赏,夸他有“周亚夫之风”。   就因为这次赏识,刘万春的命运也跟着改变了,之前他用了四年才升到团长,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后,一年内就从团长升到了旅长。   蒋介石对他非常好,甚至亲自关心、安排他家人的生活,这让刘万春很感动,但这份恩情也成了束缚他的枷锁。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他纠结的不是政治立场或国家形势,而是觉得对不起蒋介石,即便他曾跟同僚陈诚抱怨战争太苦,但最终还是被个人感情影响了选择。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在绥远起义时成了一个“两面人”,表面上,他的兵力占绥远地区总兵力的近一半,是傅作义倚重的军事核心人物,他签了起义文件,交接了部队,部队改编后还当上了解放军 36 军军长,一切都很顺利。   可暗地里他一直在搞小动作,他放任部下砸掉进步报社,甚至纵容手下袭击起义联络处,闹出了人命,在签关键的起义通电时,董其武、孙兰峰都签完了,他却迟迟不签,最后一个才写下自己的名字。   那段时间,有两拨人在争取他,一边是蒋介石派徐永昌带着亲笔信来,劝他带兵离开;另一边是傅作用一整火车的粮食、棉衣和钱来稳定他和部队。   刘万春偷偷跟徐永昌表了忠心,说自己还是忠于蒋介石的,可他发现根本带不走部队,这种想反抗又无能为力的状态,让他痛苦不堪。   在刘万春看来,签字起义不是结束,只是换了个地方战斗,他天真地把这当成权宜之计,在新体制里,继续打着一场忠于旧主子的“战争”,他利用军长职权,任命特务赵思武当副旅长,还偷偷架设电台,直接和台湾方面联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社会上的谣言四起,刘万春因此误判了形势,在他的煽动下,本就不稳定的部队几个月内发生了 50 多起叛乱,他手下的骑2团甚至叛变,杀害了包括团政委彭志超在内的14名解放军干部。   他的这些秘密活动很快就暴露了,部队里出现了不明来源的传单,纪律越来越差,后来,一名营级军官带着去香港的路线图和外汇券被抓住了,破译的电报也直接显示这些事是刘万春指使的,于是抓捕他的计划就定下来了。   1950 年11月那次去北京开的“整编会议”,其实就是为了抓捕他,这次行动也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审讯时他辩解说,拿经费是为了照顾旧部家属,脑子里还是那套江湖义气。   傅作义和董其武都写信为他求情,保住了他的命,但没能改变他的结局。   1975年,他被特赦出狱,成了整理文史资料的一名普通人,每天骑车上班,对往事三缄其口,他曾经深度参与并试图反抗的历史,最后成了他桌上一沓沓需要归档的文件。   那份他珍藏到生命尽头的起义通电既是荣耀的证据,也无声地反映了他一生的矛盾 —— 历史不仅记着他签了字,更记着他签字后做了相反的事。 主要信源:(河北省泊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泊头市志)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