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正发现一个它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年轻人正越来越倾向本土国产! 搁以前可不是这样,记得前几年逛商场,闺蜜们买护肤品得找代购买欧美大牌,觉得瓶身上印着洋文才靠谱; 换手机首选苹果三星,哪怕贵点也觉得 “性能更稳”; 买运动服非耐克阿迪不穿,仿佛印着小勾子才叫潮。那时候不少人觉得,国货就是 “性价比款”,谈不上多好,只是图便宜。 可现在再看,柜台里最热闹的全是印着中文的牌子,年轻人拿着国货护肤品研究成分,讨论新出的国产手机快充多厉害,买车时围着比亚迪、蔚来的展台问个不停,这转变可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 就说美妆这块,2025 年刚出的数据多实在,国货美妆在整个市场里占了 55.2% 的份额,直接超过了外资牌子,比前两年还涨了近 3 个点。 而且买的大多是年轻人,18 到 34 岁的占了 62%,连高线城市的姑娘们都认账。为啥? 因为国货早不是以前 “模仿跟风” 的路数了,现在都在搞自研成分,盯着灵芝、人参这些中国特色原料砸研发,包装设计带着水墨画、篆刻这些东方美学,连营销都懂年轻人的点,拍个短剧就把产品亮点讲透了,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外资品牌接地气多了。 再看 3C 和汽车这些大件,变化更明显。以前大家觉得苹果系统流畅、三星屏幕好,可现在华为突破芯片技术后,Mate 系列、P 系列一发布就抢着订,身边不少 00 后换手机时都算得门儿清:“国产机快充 40 分钟满电,信号比苹果强,价格还便宜几千,为啥不选?” 汽车就更不用说了,新能源赛道上,比亚迪、小鹏这些牌子把智能驾驶、车内语音交互做得比不少外资车贴心,年轻人买车时摸完国产车型的内饰,再坐进同价位的合资车,立马就有对比 —— 毕竟谁不想开个能语音控制空调、导航还精准的车呢? 其实年轻人不是突然 “转性” 了,而是慢慢祛了 “进口滤镜”。 以前信息不透明,总觉得国外的东西 “技术更好、质量更硬”,可现在短视频里全是实测对比,国货和进口货摆在一起比成分、比性能、比耐用度,好坏一眼就能看明白。 就像之前有人测粉底液,国货的持妆度、遮瑕力跟某大牌几乎没差,价格才不到三分之一,这种实实在在的优势,比多少广告都管用。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国货懂年轻人的 “文化心”。 李宁把敦煌壁画印在运动服上,安踏联名故宫出的运动鞋成了潮人必备,这些产品不只是个物件,更像是种文化表达 —— 穿的是衣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年轻人不再觉得 “国外的审美更高级”,反倒觉得带着中国元素的设计更有辨识度,这种自信可不是靠喊口号来的,是国货用实力攒出来的。 说到底,年轻人爱国货,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国货真的支棱起来了。 从研发到设计,从质量到服务,都跟上了甚至超过了不少进口品牌,再加上那份骨子里的文化亲近感,自然就成了首选。 外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年轻人的这份 “国货自信”,根本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实力堆出来的。 你们身边是不是也这样?以前抢进口的朋友,现在是不是都换成国货了?
糊涂啊!没能早点发现他卖的从来不是杂牌!
【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