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州长: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并不代表人民意愿” 这话听着是跟联邦政府撇清关

未央秘史 2025-10-22 10:42:28

美国加州州长: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并不代表人民意愿” 这话听着是跟联邦政府撇清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加州被关税坑得太惨,实在忍不住要喊冤了,华盛顿拍脑袋搞的政策,最后苦果全让他们这些靠做生意吃饭的地方咽了。 毕竟加州可不是一般的州,3.9万亿美元的年GDP让它稳坐美国经济第一州的宝座,比排名第二的得克萨斯州高出50%,放眼全球都能排到第五大经济体的位置,这样的体量自然对国际贸易有着极高的依存度,也注定会成为关税政策最直接的受害者。 加州的经济命脉几乎都绑在国际合作上,2024年该州进出口贸易总额接近6750亿美元,其中40%以上的进口商品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这三国在当年4910多亿美元的进口总额中占了2030亿美元,同时也是加州三大出口目的地,消化了该州1830亿美元出口商品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深度的贸易绑定,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关税大棒一挥舞,加州的各个行业都会被直接砸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作为美国农业第一大州,加州供应着全球82%的杏仁,其中四分之三都用于出口,中国、加拿大等都是核心市场。 可关税政策一出,不仅出口成本飙升,还引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欧盟已经把加州杏仁列入了征税清单。 加州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卡特用“灾难”来形容现状,他预测如果贸易战持续,加州1/4的农产品出口将被摧毁,每年损失会达到60亿美元,中央谷地里会出现大量待售的农场。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此前首轮贸易战中,加州坚果种植者就已经损失了8.8亿美元,核桃果园被拔除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加州的特色作物不像玉米、大豆那样能拿到联邦补贴,所有损失都得农民自己扛。 同样遭殃的还有葡萄酒业,加州10%的葡萄酒依赖出口,加拿大曾是最大市场,占总出口量的35%,可美国加征关税后,加拿大的反制措施让当地经销商纷纷下架加州葡萄酒,即便后来关税取消,市场也再也回不去了。 制造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作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加州拥有超过35000家制造业企业,创造了120多万个就业岗位,4120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值可不是小数目。 总部位于加州的塔尔普特恩特公司,主要生产户外露营装备,依赖中国、越南等地的生产基地,关税政策实施后,他们的进口税从1万美元飙升到5.1万美元,直接翻了五倍。 科技行业作为加州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没能幸免,硅谷聚集了众多全球顶尖的科技企业,占加州地区经济总量的19%,2022年贡献了6234亿美元的产值。 但关税政策破坏了企业的国际合作形象,扰乱了供应链,消费者技术协会预测,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购买力减少900亿至1430亿美元,亚马逊已经开始取消部分国际订单,不少企业都在为成本上涨和生产延误发愁。 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渗透到了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显示,新关税政策可能让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汽车价格上涨8.4%,这相当于给每个普通家庭每年增加3800美元的生活成本。 对加州民众来说,更直观的痛苦来自洛杉矶大火后的重建工作,这场大火毁坏了超过18000座建筑物,让20万人流离失所,而关税导致木材、钢铁、铝和石膏板等关键建筑材料价格飙升。 美国约三分之一的软木木材从加拿大进口,关税让单栋房屋的木材费用就增加了将近一万美元,整栋房屋的重建成本普遍上涨约2万美元,改建成本更是增加了4.1万到6.5万美元,涨幅高达13.5%,原本就遭受灾难打击的民众,又被高额的重建费用压得喘不过气。 纽森敢公开和联邦政府叫板,底气不仅来自加州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源于他对本州民众和企业的责任担当。 早在此前,他就已经通过签署38项国际协议为加州的国际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联邦政府的不合理政策,他果断指示加州政府与国际伙伴建立新的战略贸易关系,甚至不惜成为全美首个就关税问题起诉联邦政府的州长。 这场诉讼直指特朗普政府对《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滥用,法律专家也认同纽森的观点,认为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外流属于长期政策结果,并非法律意义上的“非同寻常的威胁”,总统无权以此为借口单方面征收关税。 白宫试图转移焦点,指责纽森应专注于解决加州的犯罪和无家可归问题,但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毕竟如果关税问题持续发酵,加州的经济将遭受更大打击,民生问题也会随之加剧。 纽森反复强调“加州不是华盛顿”,其实是在向全球贸易伙伴传递稳定信号,避免他们因联邦政策而对加州商品采取报复性措施,这既是为了保护加州的经济利益,也是在为美国保留住重要的贸易渠道。 说到底,加州的抗争不仅是为自己喊冤,更是在揭露关税政策的短视与危害,毕竟用损害地方经济来换取所谓的“贸易公平”,最终只会让整个国家付出沉重的代价。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