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消息!据央视报道,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中美即将重返谈判桌。据最新报道,美方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美国对中国提出的三大问题。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表示,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全球经济的核心支柱,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双方已累计加征数千亿美元商品关税,平均税率一度高达25%以上。2025年初,美国以芬太尼管制为由,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20%关税,此举直接推高了双边贸易成本。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仍达6882.8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14.7%,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但高关税壁垒让企业叫苦不迭,美国消费者为进口商品多掏腰包,中国出口商则面临订单流失。
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命脉,中国控制全球70%供应,美方担忧供应链中断,尤其在半导体和国防领域。芬太尼问题则源于美国国内阿片类危机,美方指责中国未有效遏制前体化学品出口,导致每年数万美国人丧生。大豆贸易更是农业痛点,中国每年进口超1亿吨大豆,用于饲料和食用油,美国本是主要供应商,却因关税战份额锐减,转向巴西和阿根廷。这些问题交织,凸显贸易战的双输本质,不仅扰乱市场,还放大地缘风险。
美方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谈判三大议题,反映出其国内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强调,这些关切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稀土出口管制源于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告,美方视之为反制高关税的筹码,导致硅谷和底特律企业库存告急。芬太尼关税20%部分至今未撤,旨在逼迫中方加强执法合作,尽管中国已于2019年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并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但美方通报查获案件仍旧频发。大豆问题直击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心窝,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价值128.4亿美元,占美出口近一半,今年5月以来却零采购,巴西出口创纪录填补缺口。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25年度中国已购2212万吨美国大豆,但后续订单悬而未决,农民收入下滑,政府补贴压力增大。这些议题并非孤立,而是特朗普中期选举的票仓考量,美方希望通过谈判换取让步,以缓解国内不满。
中方立场一贯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战和贸易战,认为此类措施不符合双方利益,只会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国强调,解决问题需基于平等、尊重和互惠原则,通过对话磋商推进。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0日记者会上重申此点,回应美方三大问题时指出,中方已履行芬太尼列管承诺,并愿深化禁毒合作;稀土措施合规正当,旨在维护资源安全;大豆采购遵循市场规律,非政治工具。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7.1%,对美出口虽降27%,但对东盟和欧盟激增,显示多元化策略初见成效。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1.05亿吨,巴西份额扩大至60%以上,减少了对单一来源依赖。中方关切焦点包括整体税率过高、半导体出口管制和港口费用,这些壁垒同样阻碍高科技合作。日内瓦和伦敦会谈已为休战90天铺路,双方同意降低部分关税,但实施细节仍需细化。
中美谈判前景虽不明朗,但积极信号增多。特朗普在采访中暗示大门敞开,承认100%关税不可持续,虽威胁生效,却强调公平协议。贝森特预期韩国峰会拉锯式会晤,推动农业采购和禁毒进展。中国呼吁取消不合理关税,营造非歧视投资环境。2024年贸易额275倍于建交时,证明互补性强:中国提供廉价制造,美国输出农产品和技术。休战延长概率高,但协议曲折在所难免。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出台稳增长措施,与磋商联动。
全球视角下,此轮博弈影响深远,欧盟和东盟已成受益者,中国出口转向新兴市场,减少对美依赖至14.7%。美农场主焦虑订单,硅谷工程师寻替代矿源,企业成本飙升。唯有平等对话,方能化解积怨,推动可持续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