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撂话,会对我们的反制进行回击!10月21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

菲菲谈国际 2025-10-21 19:07:03

美国贸易代表撂话,会对我们的反制进行回击!10月21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发表声明称,华盛顿将适当回应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中国恐吓企图不会阻止美国重建其造船基地,我们会对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做出适当回应。

美国这会儿拿“重建造船基地”当靶子,说白了是自家造船业实在撑不起场面了,有数据摆在那儿,全球海运市场里,美国籍船舶的运力占比才1.4%,本土造船业的全球份额更是跌到了0.8%。

他们之前搞的《琼斯法案》想护着本土产业,结果越护越弱,现在年造船能力连10艘都达不到。可格里尔偏要喊着让5%到15%的出口货物用美国船运,这一算就得新增300艘巴拿马型船舶,按现在的产能得造30年。这哪是“重建基地”,分明是给自己画了张实现不了的大饼。

再说所谓的“中国攻击”,纯粹是倒打一耙,咱们交通部早就亮明态度了,美方4月份发起301调查,10月14日正式实施的那些限制措施,严重违反WTO规则,也踩了《中美海运协定》的红线,中方这才依法启动调查。这叫反制,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跟“攻击”压根不搭边。

反观美国自己,干的才是真刀真枪的打压,360数字安全集团去年出的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美国中情局旗下的APT-C-39组织,2024年专门盯着中国航空、航天、材料科学这些关键领域下手,用木马程序通过国内安全厂商的办公软件渗透,偷了不少敏感技术数据。

CNCERT也曝光过,美国情报机构从2023年5月就开始盯着咱们的智能能源企业搞攻击,这种实打实的网络窃密,怎么不见格里尔提一句?

美国要是真敢动手回击,最先疼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美方想对用中国造船的运营商收高额费用,这招纯属“剜肉补疮”,美国农产品出口本来就依赖海运,要是强制用本土船队,运输成本一涨,大豆、猪肉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就没竞争力了。

之前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一减少采购,美国大豆出口就从240亿美元跌到91亿美元,农场破产的一堆,迪尔公司都连着下调盈利预期。这次要是波及海运,年损失估计得超5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通胀,中美海运成本只要涨15%,美国通胀率可能就得多涨0.8个百分点,到时候美国消费者又得为这些政策买单,就像之前家具关税让美国人每年多花46亿美元一样。

他们嘴里的“回击”,其实早有先例,无非还是关税、限制那老一套,但这些招术早就被证明没用了,特朗普时期搞的关税风暴,70%的中企都停摆了,美国进口商只能去保税区囤货,或者找替代货源,结果供应链成本蹭蹭涨,30万个就业岗位没了踪影。

2025年互降关税那阵子,中美集装箱预订量一下飙了近300%,这说明市场根本不买保护主义的账。

现在格里尔又想故技重施,可美国港口根本扛不住,中国船舶造的船都是按国际标准来的,设备大多从美欧采购,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产物,要是美国敢限制中国船舶入港,加拿大、墨西哥的港口立马就能抢走生意,到时候美国港口的份额只会更惨。

说到底,格里尔这通狠话,更多是给国内看的,美国产业政策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了,造船业扶不起来,科技领域又怕被赶超,就想着用单边制裁转移矛盾。

可他们忘了,中国的产业实力是靠合规经营拼出来的,造船业的优惠政策都是普惠性的,完全符合WTO规则,反观美国自己,多次因为301关税被WTO裁定违规,早就没了话语权。

真要动起手来,受损的只会是全球供应链,航运巨头们要是被迫搞“平行船队”,把中国船和美国船分开调度,全球物流成本得往上跳一大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说过,经贸摩擦会拉低全球经济增长,2019年就因为这把预期从3.6%降到3.3%,现在全球经济刚有点回暖的迹象,美国要是非要掀桌子,最后只会把自己陷进保护主义的泥潭里。

格里尔喊着“不会被阻止”,可现实摆得明明白白,中国的反制是依法依规,美国的回击是师出无名,真要比产业韧性,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国际市场的认可;美国只有虚张声势的狠话,和越护越弱的本土产业。这账算下来,谁亏谁赚一目了然。

0 阅读:370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