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方早晚都要为,自己粗心大意的放虎归山后悔!俄罗斯释放的亚速营成员,现在膨

未央秘史 2025-10-21 18:45:34

俄罗斯军方早晚都要为,自己粗心大意的放虎归山后悔!俄罗斯释放的亚速营成员,现在膨胀发展出亚速军,16万俄军激战的红军城战场,乌军主力就是亚速军。 2022年9月那场由沙特斡旋的大规模换囚行动,俄军释放了215名乌克兰战俘,其中就包括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坚守到最后一刻的亚速营核心骨干——指挥官丹尼斯・普罗科彭科、副手斯维亚托斯拉夫・帕拉马尔,还有负责人事的施莱加、参谋长克罗特维奇少校等一众核心成员。 彼时俄军或许还在为换回己方人员而庆幸,却没意识到,他们放走的是一群经过地狱般实战淬炼的死硬分子,这群人骨子里的极端民族主义基因,配上多年积累的作战经验,一旦回到乌克兰的土地上,就能迅速点燃一支更具破坏力的武装力量。 作为乌克兰极右翼势力的核心武装,亚速营成员大多信奉新纳粹主义,创始人比列茨基曾直言不讳地宣称其使命是“白人的圣战”,这种狂热的意识形态让他们在战斗中几乎不计生死。 俄军当初或许认为,打散了他们的建制就等于摧毁了这支部队,却忽略了核心骨干的号召力,就像烧不尽的野草,只要根还在,遇到合适的土壤就能疯狂生长。 果不其然,这些骨干成员回到乌克兰后,很快就被当局当成了重建抗俄力量的“火种”,普罗科彭科这位曾经的营长,凭借马里乌波尔保卫战积累的声望,迅速被委以重任,摇身一变成了亚速军的军长。 乌克兰军方不仅将原本的亚速旅扩编为军级单位,还为其优先补充兵力和装备,短短两年时间,这支从战俘营走出来的武装就从当初的团级规模,膨胀成了乌军序列中最精锐的突击力量。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得到了西方的鼎力支持——2024年6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解除对亚速营使用美制武器的禁令,理由是“没有证据显示其严重侵害人权”,这一操作相当于给亚速军敞开了获取先进装备的大门,从“标枪”反坦克导弹到M113装甲运兵车,这些原本被俄军视为威胁的美制武器,如今成了亚速军对抗俄军的利器。 当红军城战场成为俄乌双方的绞肉机时,亚速军的作用立刻凸显出来,这座作为乌军东部防线后勤补给中心和焦煤生产基地的战略要地,从2024年8月就陷入俄军的包围,到2025年5月全面攻城战打响时,俄军投入了中部和南部两大集团共14万兵力,而守城的乌军总兵力不过4万余人。 在兵力悬殊、防线频频告急的情况下,乌克兰总参谋部毫不犹豫地将亚速军派往这一战场,让他们充当“救火队”。 事实证明,这支由老兵领衔的部队确实没让人失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擅长巷战和防御的优势,依托红军城复杂的工业区地形,与俄军展开逐街逐屋的拉锯战。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仅一周时间,红军城方向的俄军就消灭乌军2970人,摧毁大量装甲车辆和火炮,这一数字相当于打掉了乌军一个整建制旅,而作为守城主力的亚速军,即便付出巨大伤亡,也成功阻止了俄军快速突破防线的企图,硬生生将战局拖入僵持状态。 俄军这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围困在钢铁厂的亚速营,而是一支装备精良、指挥体系完善的正规军。 亚速军的战术风格完全继承了当年的韧性,他们不与俄军进行正面阵地战,而是利用城市建筑和地下设施开展袭扰,精准打击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和装甲集群。 更让俄军头疼的是,亚速军的骨干们深知俄军的作战弱点,比如他们会集中使用“标枪”导弹攻击俄军坦克的顶部装甲,这种针对性的战术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反观俄军,原本计划通过“千刀万剐”的消耗策略拖垮乌军,却没料到亚速军的顽强抵抗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不仅攻城进度严重滞后,还因为长期僵持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成本。 更值得玩味的是,俄军当初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乌克兰的“去纳粹化”,而亚速营正是这一目标的主要针对对象。 可如今,当初被他们俘虏的亚速营骨干,不仅重新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武装,还获得了西方的武器支持,成了抗俄战场上的明星部队,这无疑让“去纳粹化”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当初释放亚速营骨干时,俄军可能认为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战俘交换,却低估了这些极端分子的号召力和乌克兰重建这支部队的决心,如今相当于亲手为自己培养了一个最难缠的对手。 随着战局的持续,亚速军的作用还在不断放大,他们不仅在红军城战场稳住阵脚,还被调往其他危急战线执行反攻任务。 比如在卢甘斯克方向,亚速军的突击旅就承担了重要的反攻任务,给俄军的防线制造了新的压力。 这些从马里乌波尔的废墟中走出来的老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也让俄罗斯军方当初的决定显得格外草率。 或许现在俄军指挥部里已经有人在暗自懊悔,要是当初没有释放那些亚速营骨干,红军城的战局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只是战场上没有后悔药可吃,这支被放归的“猛虎”,注定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给俄军制造更多麻烦,而这份后悔,恐怕还会持续很久。

0 阅读:1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