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的“短命魔咒”:谁在摇晃权力的座椅? 在日本政坛,“首相”更像份高危“短工”——近140年诞生100多任首相,平均任期刚过一年,21世纪除了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多数人都没熬过“两年大限”。这届刚记住脸,下届已准备上台,这“短命魔咒”绝非运气太差,而是三重枷锁套牢的必然。 第一重枷锁:党内派系的“权力拔河”。自民党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是派阀割据的“江湖”,首相不过是各派妥协的“临时话事人”。即便派阀名义解散,首相仍得天天平衡各方利益:给张三派系分部长职位,给李四派系批政策资源,稍有倾斜就会被联手“逼宫”。石破茂刚上台就因“黑金”丑闻处理暧昧得罪老牌派系,支持率立马跌破30%的“危险水域”,执政根基瞬间动摇。这种“内耗式执政”下,首相先得稳住后院,哪有精力干实事。 第二重枷锁:联合执政的“塑料友情”。日本多党制催生了“为反对而反对”的脆弱联盟,不少政府靠多党拼凑掌权,却连共同政策纲领都没有。自民党与公明党26年的联盟说散就散,只因高市早苗的立场分歧,直接让新政府陷入“跛脚”窘境。联盟内部理念冲突是常态:提高消费税有人反对,能源政策各执己见,一旦民意下滑,小党为“自保”立马跳船,留下首相独自面对国会否决潮。 第三重枷锁:民生与制度的“双重绞杀”。日本经济常年“带病运行”:政府债务屡破纪录,通胀、少子老龄化等难题扎堆,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引发民意反弹。更要命的是选举制度“放大效应”,小选区制下少量选民倒戈就可能让执政党失去议席,石破茂急着解散众议院赌大选,反而因民意不满输掉席位,直接面临下台危机。加上在野党动辄提不信任案,首相稍有不慎就会被拉下马。 当然也有例外,小泉和安倍能长期执政,离不开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与党内共识。但对多数首相而言,他们既要当党内“和事佬”,又要做联盟“平衡木选手”,还要扛住民生压力,稍有差池就会被踢下宝座。这哪是当首相,分明是在走钢丝——而钢丝下,全是等待“换新人”的目光。
日本首相的“短命魔咒”:谁在摇晃权力的座椅? 在日本政坛,“首相”更像份高危
									
										
										观音山人
									
									
										
										2025-10-21 18:19:07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