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消息,我国重型合成旅已经出现在中印边境附近。一眼看去,全部都是清一色最新型15式轻型坦克。 边境那地方全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空气稀薄得很,冬天能冻到零下几十度,一般的坦克上去根本没法正常干活,发动机没劲,跑不动不说,说不定连启动都难。 但 15 式不一样,这坦克就是专门为高原量身定做的,从根上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它那发动机带二级涡轮增压,简单说就是能给发动机多 “喂” 点空气,海拔 4500 米以上功率也就损失百分之十五,照样能跑六十多公里每小时,比印军那些坦克强太多了。 之前有画面拍着,一排排 15 式在雪山底下保养,那叫一个整齐,看着就踏实,这都是部队的例行操作,不是临时摆出来的样子货,就是为了让装备随时能拉出去打仗。 有人可能不懂,轻型坦克是不是不如主战坦克厉害?在高原这地方还真不是,印军把 T-72、T-90 那些主战坦克开上去,看着挺唬人,实际就是个摆设。 那些坦克体重都超四十吨,发动机在高原功率直接掉四成,爬坡跟龟爬似的,边境的路又窄又烂,好多桥都撑不住它们的重量,根本没法灵活调动。 更要命的是,那些俄制坦克的炮没有专门的高原瞄准数据,打出去根本不准,炮口还抬不起来,山下的目标都打不着。 咱这 15 式就没这些毛病,32 吨的体重刚好适合高原的路,105 毫米的炮打穿印军坦克的正面装甲跟玩似的,车载的观瞄设备能把几公里外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真要是有情况,肯定是咱先发现敌人,先开炮打出去。 再说了,咱这重型合成旅不是只有坦克,还有 04A 步兵战车、自行迫榴炮,这些装备凑一块儿能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 15 式的信息化系统能直接连无人机和侦察车,前面探到啥情况,坦克里立马就能收到,相当于给坦克长了千里眼。 印军那边呢,到现在还靠着老旧的 T-72 撑场面,那些坦克都服役几十年了,跟咱的装备差着代呢。 后来他们也想搞轻型坦克,叫啥佐拉瓦尔,听着挺厉害,实际上全是拼出来的 “万国牌”,发动机是美国的,炮塔是比利时的,连瞄准系统都是法国的,零件都凑不齐,到现在还没量产,就算以后造出来了,那发动机也没经过高原测试,指不定跑两步就趴窝了。 印度媒体还瞎吹这坦克能吊打 15 式,纯粹是自欺欺人,真到了高原,他们那坦克说不定连跟 15 式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咱这么部署,都是被印军逼出来的,早几年他们就老在边境挑衅,2020 年加勒万河谷那事儿大家都知道,当时 15 式坦克第一时间就增援上去了,直接稳住了局势。 从那之后咱更清楚,边境防守不能含糊,装备必须得跟得上。 现在每到换季,部队就会给装备做全面保养,小到一颗螺丝,大到发动机,都得检查到位,就是为了确保一旦有情况,这些家伙能立马派上用场。 这不是针对谁,是咱保卫国土的基本操作,国土在这儿,部队和装备就得在这儿,一点含糊都不能有。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中印不是在推进脱离接触吗?国防部之前也说了,双方达成了解决方案,在有序落实。但咱得明白,和平不是靠退让换来的,得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咱愿意坐下来谈,希望边境安宁,但这不代表咱会放松戒备。 印军这些年一直在往边境增兵,还到处买装备,咱要是不把自己的家伙备好,万一他们再搞挑衅,咱拿啥保护自己?15 式坦克往这儿一放,就是最实在的底气,告诉他们别打歪主意,咱有能力守住每一寸土地。 说句实在的,高原作战比的不只是坦克好不好,更是整个体系的较量,咱能自己造出专门的高原坦克,能配套步兵战车、火炮,能保障后勤补给,能让装备在零下几十度的地方正常运转,这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军队的保障能力。 印军呢,连个坦克都得拼零件,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用上,就算用上了,没配套的后勤和作战体系,也是白搭。 所以别听外媒瞎起哄,咱在边境部署这些力量,就是为了守好家门,维护安宁,谁也别想从咱这儿讨到半点便宜。有这些装备在,有这些部队在,边境的安稳就有底气,咱老百姓也能放心。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印媒称印坦克旅驻扎中印边境 开战可占中方领土》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