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中国相关的重磅消息。这个举动,可能会改变中韩关系。韩国公布的消息究竟是什么?李在明的所作所为对中韩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的一则公告让整个韩国政坛当场发懵,韩华海洋在美国的五家子公司被直接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与中国的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进行贸易。 当天,韩华的股价就像被当头一棒,暴跌12.7%,市值蒸发了30多亿美元,李在明急得连夜找中国驻韩使馆沟通,但局面已经彻底脱轨。 风暴的源头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埋下了,2025年3月,李在明亲自跑到美国费城,为韩华海洋收购的造船厂剪彩,当着特朗普的面高调宣布追加50亿美元投资,声称要把这家年产不足两艘船的老厂改成能年产20艘美军军舰的“军工基地”。 在韩国国内,当时就有声音提醒他,韩华造船的关键零部件有不少依赖中国供应链,贸然投向美国会有风险,但李在明满脑子想着用这个项目去换美国的半导体关税豁免,根本没理会这些警告。 美国造船业早已一蹶不振,在全球商用船市场份额不到1%,造价是中国的六倍,缺四万多熟练焊工。 韩华实际上就是替美国干活,他们不仅掏钱升级厂房,还从韩国调派两百多工程师去帮美国工人上手焊接技术,还主动参与针对中国造船业的调查,递交所谓的“不利信息”,急着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忠诚。 然而一旦离开中国的供应链,一切都动不了,造军舰的特种钢板有五分之一靠进口中国的,如果改买欧洲的,成本立刻上涨两成,时间还得多等半年。 还有跟卡脖子的稀土,船舶推进系统的永磁电机离不开它,韩国造船业七成稀土来自中国,而全球九成精炼产能都掌握在中国手里。 断供之后,美军的“沃利・谢拉号”补给舰因为缺中国产的精密阀门和导航部件,工期直接翻倍,韩华只这一项就亏了1亿美元,韩华的采购负责人跑到深圳想私下找货,结果没人敢碰,这条红线谁都不敢越。 冲击很快传递到韩国国内的供应链,从事配套的中小企业,订单被立刻取消,之前为了适配美国项目改造生产线的投入血本无归。 有企业主说,他们花了1.2亿韩元进行改造,政府补贴却连零头都够不上,十二家企业联合请愿,但在政治风暴面前显得毫无分量。 美国也急了,韩华在美的五家子公司是“造船复兴计划”的核心,没有它们,价值1500亿美元的军舰扩建计划直接卡住。 造船业协会主席称这是“最致命的打击”,然而美国连稀土精炼厂都没有,想帮忙建立替代供应链,不仅要五年时间,还要300亿美元,这个账美国一点也付不起。 到了这时,李在明才算明白自己下的这步棋有多险,帮助美国建造船厂、充当反华的急先锋,李在明想用这种方式换来半导体的关税豁免,可美国只是说了句“合作很重要”,关税问题只字不提。这场豪赌的结果,就是韩国自己先被打趴下。
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
芸霄记史
2025-10-21 12:51:58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