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不要小看了老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基本可以说没多大失误,他们没压制住中国的崛起那是因为中国这发展路子太独特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面对中国,美国就像拿着老工具箱,翻来覆去找不到合适的家伙。14亿人口的工业化国家,历史上头一回,美国也头回碰上这种硬茬。 最近,美国又搞了一出,把301调查的火力对准中国的造船等关键产业,想用限制来拖住中国发展的姿态。 但这种做法很像玩回旋镖,甩出去后,总会反弹到自己头上。看看当年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战就知道了,美方以为加税能让中国出口受阻,结果中国不但稳住了,还开辟了更多新市场,工厂反而越转越快。 反倒是美国消费者被迫承担额外成本,一年下来多掏几千美元,连本土企业的订单都萎缩。这种单边手段,最后是敌人没伤多少,自己的通胀却蹭蹭往上走。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习惯性依赖那些“冷战工具”:高关税压经济、科技封锁掐脖子、拉帮结派搞围堵。对付苏联时,这些办法确实有过战绩,比如限制技术出口、经济封锁等。 但面对中国,这些招数就跟一把旧钥匙遇到新锁一样,失了效。说到底,美国从一开始就在认知上走偏了:他们误以为中国必定会追求霸权,觉得几十年的接触政策是“白忙一场”,甚至幻想能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割裂开来,却没看到国内支持的根基远比他们想象的牢固。 中国这条路,从规模到节奏,都和西方工业化历史截然不同。没有哪一个国家是靠十四亿人内部完成工业化的,其他国家多少都依赖外部掠夺获取资源。 而中国是靠自己的劳动力、工程师队伍和完整的供应链,一步步撑起了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产值。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又蹿出来,你加码制裁,中国就反手打出稀土牌。这种韧性,让那些依赖老工具的美国政策完全失了准头。 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朋友”方式也不一样,美国推广技术,总是夹带政治压力,要求别人二选一,而中国更像是拿着算账的本子去谈合作,通过“一带一路”等项目,把港口、铁路、工厂实实在在建出来,让合作国眼见为实地得到发展机会。 斯里兰卡的港口货运量翻了几倍,拉美国家借着中国的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这种直接的收益,比单纯的政治拉拢更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不少美国盟友在面对“脱钩”呼声时会犹豫,因为没人会轻易放弃一个能贡献全球三成经济增长的市场。 中国能在疫情冲击下率先恢复生产,保障全球供应链,也能在成功举办冬奥会,还能让近亿人摆脱贫困,这些都是现实而有力的回应,告诉世界现代化的路径不止一种。 但美国似乎还摆脱不了旧打法,即使在经济增长已显疲态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拉黑名单、加压力。
[微风]不要小看了老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基本可以说没多大失误,他们没压制住中国
芸霄记史
2025-10-21 11:53: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