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的自幼不凡,仿佛冥冥之中已注定他这辈子的成就超越常人! 杨老小时候是世所罕见的“神童”,青少年时是首屈一指的“学霸”。他的早慧特质非常明显,贯穿成长之路,展现出他远超同龄人的天赋和本事。 童年时期: 1、四岁识字超过三千个。 母亲教他识字时,在很短时间内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好多字还会写。而其他的孩子,顶多能认几个、几十个字,甚至一字不识。 2、五岁熟背古文。 读《龙文鞭影》,他虽然不大懂文中深意,却能快速通篇背诵。如果放到今天,大概适合 8-12 岁的孩子阅读,而且还需要家长或者老师教读。 后来在初中暑假期间,他跟随历史系高材生丁则良学习《孟子》,最终能完整背诵全文。这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世间少有,因而被家人称作“活字典”。 3、六岁观察力过人。 在厦门海滩捡贝壳时,他总能挑到小而精美的品类,被父亲夸赞“观察力与众不同”。 4、小学就显露出数学天赋。 他进入小学后,数学天赋逐渐显露无遗。 据他的弟弟杨振汉回忆,他小时候经常爬到父亲的书架上翻看各类数学书籍,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6岁时,他就能快速解答复杂的算术题,甚至对一些难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在家庭聚会中看到父亲用算盘算账,便提出用心算解决问题,结果一气呵成,令在场的成人都惊讶不已。 5、九岁入门微积分。 在数学家父亲杨武之的引导下接触微积分,他不仅能轻松理解抽象概念,还能独立完成习题,而这门课程通常是高中或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6、十岁就懂逆向解题,显露出逻辑思维强。 他喜欢和父亲讨论数学难题,面对父亲出的几何证明题,不局限于常规方法,凭借逆向推理得出答案。 7、小学自学初中知识。 他小学时已不满足于课堂知识,主动找来哥哥的初中课本,自学数学、物理等课程。他既能看懂公式推导,课后练习成绩也不输给初中生。 青少年时期: 1、12-13岁立下科学志向:他在学校图书馆读到《神秘的宇宙》一书后,被宇宙奥秘与科学研究深深吸引,回家对父母说“将来要拿诺贝尔奖”,展现出他对科学的敏感和远大志向。 2、15岁时演讲才能出众。 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时,他参加演讲比赛并获得两个银盾,演讲稿均由他亲自准备,凸显出色的表达能力与逻辑素养。 3、1938年,他参加西南联合大学招生考试,在两万名考生中排名第二,成功考入化学系,后因更青睐物理转至物理系,成为西南联大“五大才子”中代表“理”的佼佼者。 4、西南联大求学期间,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大一英文”期末考试仅用一小时交卷,以80分获全班第一(翻译学家许渊冲以79分位列第二)。物理考出100分满分,微积分取得99分高分,数学、物理常能考得满分或接近满分,被许渊冲称为“当时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 5、1942年,他以优异成绩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继续深造。 6、1944年,他凭借88.28分的优秀成绩斩获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同时顺利通过选拔,成为第六届清华留美公费生。 7、1945年,他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不到一个月便成为200多名研究生中“物理学知识最多的人”,被诺奖得主斯坦伯格称为“学生老师”。 8、1948年6月,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其博士论文还获得费米与泰勒的联名推荐,可见他的学术水平有多高啊。 天才在于勤奋,这话没毛病,但并不绝对,如果光有勤奋却没天赋和聪慧的头脑的话,流再多的汗也难有大成就。杨老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更是聪慧、高尚、奉献、爱国的一生。 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不公平,她把绝大多数人设计得平庸,只把极个别人设计得特别卓越,然后让豪杰牵引着普通人向前走,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推手。 对于杨老,我们只能崇敬,不能不知道天高地厚和昧着良知,去造谣中伤、诋毁贬低他。否则就是我们的无知、无畏、无耻! 附: 《龙文鞭影》是明清时期流行的启蒙学读物。四字1句,共有1062句,全书近5000字。
杨振宁先生的自幼不凡,仿佛冥冥之中已注定他这辈子的成就超越常人! 杨老小时候是
天马踏飞鸟过
2025-10-21 01:50:58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