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邓颖超腰部严重扭伤,用了许多方子都不见好转,周总理只好把一位女中医请进中南海。没想到她轻轻一捏,邓颖超的腰就不疼了。 罗有明这个人,原名叫罗颖,1904年7月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罗楼村一个世代行医的穷苦中医家庭。家里祖传正骨术,已经传了好几代,她是第五代继承人。父亲罗天绪给她取名罗颖,爷爷罗百升因为家里没男孩,对她存在勉强接受。罗家穷,但医术在当地有名气,她从小就沾了这个光。 从小她就跟着奶奶陈氏学祖传中医知识。五岁开始接触正骨术,奶奶教她怎么辨识骨伤,怎么用基本手法。十岁前,她已经能帮着处理简单病例,比如给患者固定受伤地方,或者准备些药材。家里规矩严,她学得认真,慢慢上手。 十五岁那年,她开始独立看病人,通过摸脉和触诊来判断伤情,然后用正骨手法处理。十六岁时,她治好了一个被牛抵伤的村民,用家族传下来的方法把骨头复位,让那人又能走路。这事在村里传开,大家开始知道这个小姑娘有本事。 罗家有老规矩,只传男不传女,但父亲罗天绪看她天赋好,就破例把全套正骨术教给她。她学了中医理论,还练了实际操作,专攻骨伤诊断和治疗。十八岁她嫁给同县的王治忠,从此叫王罗氏。婚后王家因为一场官司丢了所有财产,王治忠出去讨生活,从此没消息。 她一个人扛起家里重担,通过行医赚点小钱养家。在家里开小诊所,慢慢改进骨伤治疗办法,结合中医书本处理脱臼和骨折。病人越来越多,她每天忙着看诊和抓药。新中国成立后,有军人来告诉她,王治忠加入红军,在战斗中受伤。她跟着军人去北京,到了后马上帮丈夫处理伤口,护理他恢复。 在北京,她继续给人看病,还帮红军战士治伤。用正骨术处理了不少战士的骨头问题,部队领导认可她,给她发了军医资格。在军里工作时,她看的伤员越来越多,医术也传得更广。 1965年,邓颖超腰部扭伤很严重,用了很多中医西医办法都没好转。周恩来安排罗有明去中南海帮忙。她先摸了腰部周围,检查肌肉紧不紧,然后揉按放松软组织。接着定位腰椎错位地方,用双手稳稳放上去,轻柔推压,把腰椎复位。过程没几分钟,没用工具,邓颖超腰一松,痛就没了,能正常动弹。 周恩来看着整个过程。治好后,他问罗有明叫啥名。她说大家叫她王门罗氏或老王家。周恩来笑说,新社会得有正式名字,她在北京全国都有名,就叫罗有名。她同意了,但登记时为了避嫌,把名改成罗有明。从这以后,这个名字就定了。 罗有明退伍后回夏邑县老家,开私人诊所。诊所就在简陋房子里,每天从早到晚人挤人。她坐木桌后,一个个摸病人骨伤,用双手正骨复位脱臼骨折。每天看两百多号人,她从不偷懒。 她打破罗家老规矩,把正骨术公开教别人。参加卫生部培训班,在课上示范手法,教学员怎么摸伤情,怎么推压复位。学员全国各地来,她一个个纠正动作,确保技术传准。 国家卫生部1985年拨钱在北京建罗有明骨伤科医院,她当院长。医院建好后,她带医生团队看病人,每天查病房,管治疗。医院专治骨伤,她自己处理难病例,推动中医正骨用在更多地方。 她行医超九十年,一辈子专注骨伤,治了无数人。从河南乡下到北京军中,再到全国有名,她靠双手帮人脱苦。晚年还坚持干活,到高龄。2008年10月11日上午,她在北京家睡梦中走了,活了104岁。
1957年李克农病重,对周总理说:此人是国家安全工作最佳后继人选!1957年
【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