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头联合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15.6亿采购协议,国产光刻胶不仅没拖后腿,还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交付。 本想借着技术垄断掐住咱们半导体产业的脖子,可没想到 TCL 压根没慌,1.2 万吨的进口订单说停就停,转头就跟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了 15.6 亿的采购协议。 更让人提气的是,国产货不仅没掉链子,还比原计划提前 3 个月就交货了,这哪是被动应对,分明是早有准备的漂亮反击! 而这事儿绝非临时起意,TCL早有布局。早在四年前,他们就跟清华大学联手建了 "先进光刻材料实验室",专门啃极紫外光刻胶这块硬骨头。 要知道极紫外光刻胶是造 7nm 以下高端芯片的关键,技术难度堪比在头发丝上刻《清明上河图》,以前全球 99% 的市场都被日本企业把持,咱们国产化率还不到 1%。 TCL 花这么大力气提前布局,就是看透了美国迟早会在这种关键材料上动手脚,与其到时被人掐脖子,不如自己提前把路铺好。 光有研发还不够,得有能落地的生产线才行。TCL 自家的半导体材料事业部早就行动起来了,给合肥长鑫量身定制了 8 条光刻胶适配产线。 合肥长鑫可是咱们国内存储芯片的龙头企业,对光刻胶的精度、稳定性要求特别高,能给它定制产线,说明 TCL 的技术早就过了关。 更实在的是深圳那个光刻胶检测中心,运营刚满一年,接的测试订单就比预期多了 60%,今年营收眼看着要突破 3 亿。 这检测中心可不是摆样子的,国产光刻胶好不好用、能不能进生产线,都得靠它把关,订单这么多,说明整个国产光刻胶行业都在往上走。 再说说接下 TCL 大订单的彤程新材和上海新阳,这两家也不是无名之辈。上海新阳原本就做半导体清洗液、电镀液,跟中芯国际这些大厂打了多年交道,后来拿下专门的光刻胶企业,靠着老客户关系,很快就把 KrF 光刻胶送进了生产线稳定供货。 彤程新材更是直接收购了北京科华微电子,现在已经能拿出通过验证的 ArF 光刻胶,要知道 ArF 光刻胶是造 28nm 到 7nm 芯片的关键,以前几乎 100% 靠日本进口,现在咱们自己也能造了。这两家能提前 3 个月交货,根本不是运气,是早就备好了产能,就等着市场机会来。 其实不光 TCL,整个国内半导体行业都在主动找国产光刻胶。 以前有些晶圆厂怕国产货质量不稳定,宁愿花高价等进口,现在不一样了,进口货交货周期从 3 个月拖到 6 个月,价格还涨得厉害,而国产货经过几年验证,良率能到 98%,跟进口的就差 0.5 个百分点,价格还便宜 15% 到 20%。 有个头部晶圆厂本来订了日本信越的货,结果对方说产能紧张交不了,试着用了国产的,一下就把采购比例从 10% 提到 30%,还签了长期协议。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光刻胶企业的订单直接涨了 60%,KrF 光刻胶的订单都排到年底了,这说明国产货是真的靠得住。 国家也早给咱们托底了,新出台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里,特意把 EUV 光刻胶、KrF 厚胶这些 "卡脖子" 的品种放进去,企业研发能拿最高 5000 万补贴,下游工厂用国产货还能享税收优惠。 政策一给力,企业更有干劲了,南大光电花 10 年攻坚,现在 ArF 光刻胶已经通过中芯国际验证,2025 年产能要翻 3 倍,目标营收 5 个亿。 虽然现在半导体用光刻胶整体国产化率才 8%,ArF 光刻胶才 4.1%,但这增长势头肉眼可见,3 年内提到 50% 的目标绝不是空话。 美国搞制裁,本来想让咱们的企业停工待产,没想到反而逼得咱们把国产替代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他们自己的企业反倒慌了,高通、英特尔这些巨头,离了咱们的稀土原料根本造不了芯片,镓、锗这些材料全球九成都是咱们产的,咱们这边一限流,他们就喊着 "无原料可用",协会到处游说政府别再刺激中国。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卡别人的脖子,先看看自己的命脉在谁手里。 TCL 这事儿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关键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早布局早主动。四年前建实验室的时候,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花这冤枉钱,现在再看,这钱花得太值了。 现在咱们不仅有 TCL 这样早做准备的企业,还有彤程新材、上海新阳这样能顶上来的供应商,更有国家政策托底,美国的制裁说白了就是纸老虎。 看着国产光刻胶一步步突破,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从被质疑到被中芯国际、合肥长鑫这些大厂认可,真的让人心里踏实。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四年又四年的研发,是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是企业和国家一起使劲的结果。 以后再有人说咱们造不出高端材料,就拿 TCL 这 15.6 亿的订单和提前 3 个月的交付单给他看,咱们不仅能造,还能造得又快又好,谁想卡咱们的脖子,门儿都没有!
不出所料!荷兰这下急了!荷兰这几日对阿斯麦出口的半导体设备新设门槛,放过了
【1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