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泽连斯基宣布了 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宣布,乌克兰不可能对俄罗斯作出领土让步,也绝不会将本国领土让给俄罗斯。他表示,若俄罗斯愿意参与美俄乌三方会晤,自己将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与俄罗斯总统及斡旋方特朗普团队会面。 那张被扔在桌上的地图像块烧红的烙铁。顿巴斯地区被红线粗暴地切割,那里蕴藏着乌克兰超过60%的煤炭资源,曾经贡献全国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如今特朗普轻描淡写地要求割让这片土地,仿佛在交易一堆数字。 泽连斯基的困境让人想起2014年的克里米亚。当年俄罗斯兵不血刃拿走黑海明珠,如今顿巴斯危机重演。西方总在关键时刻选择性地遗忘承诺,布达佩斯备忘录签署国曾经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现在连武器供应都变得吝啬。 “战斧”导弹缺席的背后藏着残酷算计。美国库存超过四千枚巡航导弹,拒绝提供哪是因为短缺?分明是担心乌克兰反击过猛破坏谈判节奏。军援缩水速度触目惊心,去年还承诺的F-16战机至今未见踪影。 欧洲领导人最近在布鲁塞尔吵了整夜。德国总理坦言“无法单独承担乌克兰防御”,法国总统抱怨“盟友政策像秋千摇摆”。当美国转向亚太,欧洲突然发现自己军火库见底,连基本弹药储备都捉襟见肘。 普京在等待冬季降临。过去二十年他熟练运用能源武器,今年欧洲天然气储备虽达90%,但价格已是战前三倍。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下完成重构,能源收入转而流向亚洲,战争耐力超出预期。 顿涅茨克的焦土上还立着亚速钢铁厂的残骸。这座欧洲最大冶金基地曾年产600万吨钢材,现在它的命运将决定谈判桌前的筹码。工业心脏被掏走的结果,是乌克兰未来二十年都难恢复元气。 特朗普的谈判风格让外交官们夜不能寐。他当着北约秘书长的面说“盟约就像过期货”,对泽连斯基直言“你们撑不过两周”。这种赤裸裸的实用主义,正在瓦解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前线士兵在战壕里收到谈判消息。有位中士在社交媒体写道:“他们在地图上画线时,可知道我们在这里埋葬了多少战友?”这条动态五小时内收获二十万乌克兰人点赞。 布达佩斯可能成为现代慕尼黑。1938年张伯伦挥舞着《慕尼黑协定》宣布“一代人和平”,结果换来更大战争。历史从不重复却总在押韵,绥靖主义的幽灵仍在欧洲游荡。 俄罗斯坦克厂正在实行三班倒,每月产出百余辆新型坦克。西方制裁虽然造成困难,但军工厂全力运转支撑战事。这种战争机器般的韧性,让闪电战变成了消耗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