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时当众宣布:如果会员国再拖着不交钱,联合国就要破产了。 其实就是各国交钱不积极,尤其是最大的“金主”当起了“老赖”。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账本上的数字明明白白——到2024年底各国欠缴的会费就有7.6亿美元,2025年都快过完了,9月底才收到66.2%的款项,比去年整整少了12个百分点,算下来60多个国家压根没缴费。 就算明年预算砍15%、裁掉近2700个岗位,今年年底还是要背上4.5亿美元的赤字,手里的流动资金眼看就要花光。更糟的是,2026年初得给各国退3亿“抵扣款”,2027年可能要退6亿,这钱一退,成立80年的联合国真就站在悬崖边上了。 这里面最扎眼的就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本该是联合国最大的“金主”,现在倒成了最大的“欠费户”。 截至2025年10月,美国总共欠了30多亿美元,这里面包括2025年该交的8.2亿常规预算,还有之前没结清的维和经费,连2024年的钱都没给全。 要知道美国会费占比可不低,常规预算里就占22%,维和行动经费分摊比例长期超过25%,这么大的份额拖着不缴,联合国财务能不出问题吗? 最讽刺的是,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几乎就没好好交过费,可9月底联大开会时,他上去讲了57分钟,比历任美国总统都久。 先吹嘘“美国现在是黄金时代”,转头就骂联合国效率低,从伊朗核问题扯到俄乌冲突,全程都在抱怨,字里行间就是“联合国不值这么多钱”,明摆着不想掏钱。 其实美国这招不是第一次用了,以前就常拿欠费当筹码逼联合国改规矩。《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明明规定,凡拖欠款项等于或超过前两年应缴数目的会员国,会丧失在大会的投票权,可美国仗着自己份额高、影响力大,硬是把这条规矩当成摆设。 反观中国,这些年一直主动加钱。2025年开始,中国分摊的会费比例从15.25%涨到20%以上,一年要交7.44亿美元(约54亿人民币),比2023年多了16亿。 短短8年时间,中国交的钱翻了近3倍,明明还是发展中国家,却一直扛着责任往前走,2021年更是足额缴纳了当年会费和国际刑庭预留机制摊款,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当然欠费的不只是美国,60多个国家集体沉默背后,有经济困难的客观原因,但更多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可联合国不是慈善机构,得管全球和平、人道援助这些大事,没钱连基础工作都转不起来。 现在防疫项目经费都快断了,非洲一些国家的疫苗冷链运输已经中断,世卫组织派驻当地的专家因为工资拖欠走了一半;气候监测更别提了,南太平洋的海平面观测站有三分之一停了,连台风预警都快发不出来。 这些工作看似离普通人远,可一旦停摆,病毒传播、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迟早会波及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有人可能会问,联合国就没别的招吗?其实常规预算每两年制定一次,会费比额表每3年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和支付能力重新审议,这套机制本身是合理的,问题就出在执行上。 以前也有过八国因拖欠会费失去大会投票权的情况,包括伊朗、苏丹等,但面对美国这样的大国,惩戒措施根本落不下去。 中国这些年不仅按时缴费,还在推动联合国改革收费机制,比如增加对高收入国家的分摊比例,给最不发达国家更多宽减,可美国这类国家一直阻挠,生怕自己要多掏钱。 现在古特雷斯的预算草案里,砍的都是一线岗位和民生项目,像难民署的救助金、童基金会的教育项目都在缩减,可某些大国的特权开支却一分没动。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根本不是长久之计,联合国要活下去就得先让欠费大国把钱交了,美国作为最大欠费国,理应带头结清30亿欠款,而不是拿政治分歧当借口。 其他60多个欠费国家也该根据自身能力履行义务,毕竟联合国是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3个会员国凑不出维持运转的钱,说出去都是笑话。 联合国的危机不是没钱,而是某些国家失去了担当。中国从会费第九位涨到第二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可单靠中国和少数国家撑着远远不够。 如果美国这些大国继续当“老赖”,等联合国真停摆了,全球失去调解冲突、应对危机的中心机构,到时候再想挽回就晚了。 毕竟这不是夏威夷核弹误报那样的虚惊一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财政崩塌,每个会员国都该清楚,交的不只是会费,更是维护全球秩序的责任。
别再以为人口问题只是中国自己的“家务事”了。这回,联合国直接把它拉上了“全球挑战
【213评论】【1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