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核酸大王”张核子在三年疫情期间趁机牟取“国难财”,通过核酸造假害了

栗頿聊 2025-10-19 21:47:32

2020年,“核酸大王”张核子在三年疫情期间趁机牟取“国难财”,通过核酸造假害了无数人,如今,他的结局令人拍手称快。   张核子早年其实有不错的底子,医科大学法医硕士毕业,还在深圳公安局做过技术骨干,参与过国内最早的DNA鉴定中心建设,要是好好走正道,本该是个能为公共卫生做事的人。   可他后来辞了职去经商,先做装修赚了第一桶金,2012年又开了核子基因做基因检测,一开始也还算正经,甚至评过行业里的风云人物。   但疫情一来,他彻底把“良心”换成了“算盘”,一门心思扑进核酸检测这个风口里。   他用加盟的方式疯狂扩张,2022年一年就新成立了16家“核子华曦”实验室,光10月一个月就开了8家,短短三年,他的实验室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累计检测量号称超过7亿人次。   业内人估算,2022年他的净利润就有70亿,上半年光净赚就4.5亿,“核酸大王”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可这钱来得一点都不干净,全是拿公众健康换的。   为了压低成本、赶进度,他旗下的实验室把造假做成了流水线。青岛的检测点图省事,没做检测的样本直接标成“阴性”;   深圳的员工更离谱,把正常样本改成阳性,害得整栋楼居民错封7天,上班族没了收入,学生没法上学;   最严重的是兰州,实验室把阳性样本录成阴性上传,导致病毒悄悄扩散,之前花了大量精力的防疫工作全白做了。   更让人费解的是,他的实验室早有违规记录。济南的实验室曾因没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被警告,后来又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被调查,可每次处罚都特别轻,2022年上半年造假被查,也才罚了7.35万,这点钱对他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反而让他更嚣张。   直到2022年11月兰州事件曝光,网友顺着线索挖出张珊珊名下30多家检测机构都归核子基因,这才引爆全网,国家卫健委终于出手介入。   但张核子并没立刻倒台,真正的反噬是在2023年。那一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核酸需求一下子降了下来,他的商业帝国开始崩塌。为   了自救,他试过开“核子优选”直播带货,卖星巴克、洗护用品,2024年播了150场,结果销售额居然是0元;后来又说要搞农业研究“低升糖”大米,还新增了房地产租赁业务,可没一样做成的。   到2025年,他的结局才算彻底定了。2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给张核子下了限高令,就因为他的公司拖欠员工杨某20.5万工资,法院执行了他还拒不履行。   现在他没法坐飞机、乘软卧,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也去不了,连买房子、旅游都受限制。他的公司更惨,截至2025年初,名下21家公司被注销,曾经铺遍全国的检测网络没了踪影,深圳总部还被冻结了1.4亿股权。   其实早有征兆,2023年春节前,核子基因就爆发了讨薪潮,业务骨干拉来2000多万的项目,提成一分没给,找他要说法还被拉黑解雇,几十名护士围着公司大堂讨说法,那时候大家就看清了,他就是赚够黑心钱就“卸磨杀驴”的人。   有人说,20多万的限高和他赚的百亿比起来太轻了,但法律的追责从来不会缺席,更重要的是市场给了他最直接的惩罚——没人信他了,也没人买他的账。   曾经的商业神话,终究因为丢了良心彻底垮了。他早年的技术功底、经商头脑,本该用来做实事,可偏偏走了歪路,这样的结局,说到底都是他咎由自取。   张核子的事其实是个醒世恒言:做生意可以追求利润,但绝对不能突破底线,尤其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领域。靠算计民众健康得来的财富,早晚都会被反噬。   诚信才是企业最该守住的根,丢了诚信,再大的帝国也会像沙子堆的城堡一样,风一吹就倒。

0 阅读:0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