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西安,经历政治风波后,李赤然将军获得平反。他前往南京军区索要工资,却遭

小史论过去 2025-10-19 17:15:43

1979年西安,经历政治风波后,李赤然将军获得平反。他前往南京军区索要工资,却遭遇空军司令员的抵触:“平反了还不满足?老家伙还想算什么待遇问题的账!” 李赤然1914年出生在陕西安定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原名叫李宗贵。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就帮着干农活。1927年他加入共青团,1929年入党,1934年参加红军。从那时候起,他就扎根在部队里,一步步干上来。土地革命时期,他当过区委书记、连指导员、团政委啥的,负责组织工作和部队管理。抗日战争打响后,他升到师政治部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带着士兵上战场,执行任务。解放战争中,他担任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领着队伍打了好几场硬仗。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高级干部,当过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那时候他负责部队政治工作,管着下属单位的事。1966年政治风波来了,他从岗位上下来。1969年他到西安住下,日子简单,但保持着老军人的作风。 李赤然在西安住了几年,1979年终于等到平反通知。这对他来说是个转折,他觉得该把工资待遇的事说清楚了。收拾东西,他就去了南京军区。到了那儿,他递交文件,要求补发工资。本以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空军司令员张积慧不买账。张积慧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当过空军团长、师长、军长,后来升到空军副司令员,还在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位置上。他接到报告后,不上报也不答复,直接甩出那句抵触的话。这话传开后,让不少人觉得对老同志不够尊重。李赤然没退缩,他继续提交申请材料。张积慧保持原样,没松口,导致手续卡在那儿。李赤然收集旧档案,复印证明,一趟趟跑军区。张积慧的做法添了不少堵,过程拖得长。李赤然坚持记录每一步,准备用事实说话。张积慧的态度没变,事情就这样僵持着。 李赤然在南京军区待了段时间,没进展,他就想别的办法。他开始联系老战友,讲明情况,希望他们帮忙转达。张积慧的抵触不是孤立的,有人说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李赤然的贡献,或者有其他考虑。但不管咋样,这事影响了平反落实。李赤然没急躁,他系统整理材料,列出过去贡献和工资计算。张积慧没改变立场,军区那边手续还是停着。李赤然通过渠道表达需求,空军司令员的决定让阻力增大。李赤然保持军人本色,继续推进。张积慧的话在圈子里流传,李赤然面对这些,没停下脚步。他觉得这不光是为自己,还是为公道。张积慧作为司令员,坚持不认可,过程就这么磕磕绊绊。李赤然用行动显示出坚持。 离开南京后,李赤然回到西安,坐下来写信给中央军委。信里他列出详细情况,包括过去职务和工资要求。寄出信,他等着回应。同时,他打电话给老战友,让他们帮忙反映。中央军委收到后,启动调查。调查员来西安,查档案,访单位。1981年,中央军委确认权益,批准补发待遇。李赤然拿到通知,去当地部门领钱。1982年,他正式离休,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那是南京军区空军原副政委的级别。他住进分配的房子,继续过日子。他没闲着,帮老战友解决难处。老战友常来串门,聊过去的事。他参加部队活动,分享经验。2006年12月24日,李赤然在西安因病去世,享年92岁。部队办了悼念,回顾他的贡献。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树桩

树桩

4
2025-10-19 17:55

放个女性头像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