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49岁守寡三年的李清照嫁给了英俊的张汝舟。圆房之后,张汝舟瞬间变脸,粗暴掐住妻子的脖子怒吼:“你在说什么!”李清照惊恐万状,谁料婚后的生活更令她痛不欲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没人知道,张汝舟当初主动靠近李清照时,心里打的根本不是照顾寡居妇人的主意。那时候的李清照,刚熬过三年守寡时光——丈夫赵明诚病逝于建康,留下的除了满箱金石拓片、古籍善本,还有她孤苦无依的处境。 北宋末年的战乱里,她带着这些宝贝颠沛流离,从建康到越州,再到温州,一路躲避兵祸,早已累得撑不住。 张汝舟就是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出现的,他会帮她搬运行李,会听她讲赵明诚生前收集文物的趣事,甚至会在雨天撑着油纸伞送她回家,嘴里说着“夫人这样的才女,不该独自受苦”。 李清照不是不警惕,可49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早已是“老妇”,战乱中连个安稳住处都难寻,张汝舟的温柔,像根救命稻草,让她忍不住抓住了。 圆房夜的那声怒吼,彻底撕碎了张汝舟的伪装。他掐着李清照脖子要的,不是夫妻间的温存,是赵明诚留下的那些文物。“你把那些铜器、拓片交出来!” 他的手指越收越紧,眼里全是贪婪,“我知道赵家藏了不少好东西,现在都是我的!”李清照这才明白,自己嫁的哪里是可以依靠的人,分明是个觊觎家产的恶徒。 她拼尽全力推开张汝舟,把赵明诚留下的木箱锁得更紧,可这举动只换来了更凶狠的对待。之后的日子里,张汝舟只要没拿到文物,就会对她动辄打骂,有时是摔碎她的笔砚,有时是扯破她的衣衫,甚至在她生病时,连口热粥都不给端。 夜里,李清照常常抱着装满拓片的木箱流泪,她后悔的不是改嫁,是错信了人心——她以为乱世里还有温情,却忘了有些人的温柔,从来都是裹着毒药的糖。 张汝舟没料到,李清照骨子里藏着的,是不输男子的刚烈。她看着箱子里丈夫的遗物,想着自己半生守护的金石心血,再看看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男人,心里渐渐生出了一个决绝的念头:就算同归于尽,也不能让他得逞。 她开始悄悄留意张汝舟的言行,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秘密——张汝舟当年科举考试时,靠作弊才混到了官职。 这个发现让李清照下定了决心,她知道按照宋朝的律法,妻子告发丈夫就算属实,也要被判三年徒刑,可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她要的不是苟活,是守住丈夫的心血,守住自己的尊严。 那天清晨,李清照趁着张汝舟外出,抱着收集好的证据直奔官府。 她把张汝舟作弊的细节一一陈述,连他当年贿赂考官的银两数目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她夜里偷偷听他跟狐朋狗友喝酒时说的。官府很快查证,张汝舟的罪名属实,当即被罢免官职,流放柳州。 而李清照,也按照律法被关进了大牢。牢里的日子不好过,冰冷的地面,难以下咽的糙饭,可她一点都不后悔。她知道,自己没让赵明诚失望,那些珍贵的文物,还在等着她去守护。 九天后,在亲友的奔走营救下,李清照被释放出狱。经历了这场失败的婚姻,她变得更沉默,却也更坚韧。她继续带着那些文物辗转,哪怕后来流落江南,生活困苦到要靠变卖部分藏品度日,也始终没让张汝舟那样的人得逞。 晚年的她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尽了半生的漂泊与孤独,可字里行间,藏着的仍是那份不向命运低头的骨气。她不是只懂风花雪月的才女,更是在乱世里守住初心的勇者——她守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一个女子的尊严,一段夫妻的深情。 这样的李清照,才更真实。她有过幸福的时光,也遭遇过刺骨的背叛;她会脆弱流泪,更会为了守护珍视的东西拼尽全力。她的故事,不是简单的“才女改嫁遇人不淑”,而是一个古代女性在战乱与困境中,如何守住自我的写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有一次,40岁李世民传召11岁的徐惠侍寝。可是,她却姗姗来迟。李世民质问
【76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