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宴遇永安》写写李昀锐。我很喜欢李昀锐,因为他在我心中始终是一位以“小演员”自居的青年演员。当然这个词汇没贬义。相反因为看他从小角色小制作演起,从《超越》里寂寂无闻,到《封神第一部》里置身背景板,再一步步走到今天,他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踏实,积攒,笃定,没有负面花边,而是始终以“小演员”的姿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角色。而哪怕戏份很少,不被看到,他都足够真诚投入其中,也才铸就了当下,不怕审视考古的今天。
当然对我而言,初识他更早一点,4年前电影《超越》的首映礼上,电影中阳光灿烂、现场清澈明亮。电影中饰演短跑冠军吴添翼,李昀锐凭借干净清爽的形象,为角色赋予了迷人的青春色彩,将吴添翼前期对郝超越的崇拜与追随,以及成长中找到自我的转变演绎得自然流畅。通过那部电影你就知道,这样的青年演员很难得,那不仅是他可以经受大银幕上的聚焦考验,更是他那种青春洋溢的姿态与活力,也是行业上缺乏的鲜活生命。
后来他在《星汉灿烂·月升沧海》中饰演袁善之。其实从当下看,这是跟他很有反差感的角色,但在李昀锐的演绎下,却刻画了栩栩如生的袁善见。他毒舌、狡黠、骄傲自大,但是在感情中,他坚硬外壳下的无助与脆弱下,又在眉眼间的多情笑意与诙谐中看到了另一个他。那是属于角色的另一面。对喜欢的人藏着温柔与眷恋。
而到了《封神第一部》登上大银幕,质子团的风靡一时又再次看到了他的身影。当然这部作品作为李昀锐早期参与的作品,戏份并不多,甚至很多时候只是置身背景板,但是无论从路演时的积极投入,还是在《封神》花絮里看到他的倾情付出,都足以让你感受到他对表演的挚爱与热情。
所以到《九重紫》爆红,相比路人对他有种“横空出世”的感觉,我反倒有种意料之中的心情。因为无论客观主观,当你见证了李昀锐的来时路,当你见证了这位清澈的演员,在大银幕上给予我的两次崭新的观感与体验。都让我知道,这位始终在耕耘,始终在踏实对待每一个角色的“小演员”,终究会走到今天,站在耀眼的舞台中央。
而最近《宴遇永安》热播,在很多声音中似乎也听到了一些质疑,包括说李昀锐的戏路过窄,类型角色单一,只能演外冷内热的角色。首先我并不认可这个观点,尤其是看到《宴遇永安》最新几集,其实在外冷内热下,两个角色从经历到情感关系上,在李昀锐的演绎下都有明显区隔。其次正如我说过的几部影视作品,如果你看过、如果你感受过,你就能知道他的可塑性。他可以是白发战损的将军,既清冷杀伐也可柔美深情;也可以是阳光朝气的运动员,怀揣梦想、付诸一切。当然是毒舌又深情的袁善见、《封神》里荷尔蒙与矛盾彰显的质子鄂顺。
所以,李昀锐的问题从不在意他能否演出多样的角色与人生。而在于从过去到未来的他,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机会支撑。给他跳板,让他去品尝与充盈不一样的角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