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专论】给郑丽文主席的几点意见 或车/文字工作者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因其个人从政背景,加上其年纪,被认为是国民党的世代交替,大家不免对国民党的「重生」,寄以厚望。 其实国民党被冠以「老蓝男」的称号,主要是因为其用人方式,都是习惯以小圈圈近身人士为主;像马英九宠信金溥聪、吴敦义的大陆政策只听周继祥、朱立伦就听许氏姐妹。这种只用身边的人,像极了封建王朝时代皇帝极端信赖身边的大、小太监的昏君,国民党才会被台湾年轻人看成是老朽、腐朽的政党,浸在酱缸的组织文化,其实和党主席的年纪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幕僚群要扩大不要搞小圈圈 因此,郑丽文当了党主席,笔者要建议她的是,不要在用人上,不久就出现党内那个部门的主管是郑丽文的人这种说法,也不要出现:郑主席只听某某某的话的情形,幕僚群或谘询群一定要扩大。李登辉曾经教过连战,谘商的对象要有3圈,最核心的放在第一内圈,第三圈其实就是在笼络人。以郑主席在党内的资历可以选上党主席,当然是异军突起,优秀中的优秀;但是,要团结各种力量,就要自我定位是"桶箍",桶箍会成功,就是因为自认没有比别人了不起,愿意多听听别人的话。 其次,郑主席在党员投票的得票率上虽占有效票的50%以上,似乎具有正当性。但这次投票投票率平均只有39.5%左右,在33万党员中,只有6万多人是支持郑的;从郑的支持者的角度来看,郑的口才、风度,对他们而言是「复兴女神」,但要提醒郑的是,应该还有20万以上,约占60%的党员可能不会把她当成可以救赎国民党的「女神」。其实领导不难,一是「用人」不要有私心、搞小圈圈排挤人;一是「纳谏」,诤言、逆耳的话,才要多听,尤其是没有去投票或投票日前没有表态挺郑的人。因此,郑主席的咨询幕僚要广纳群雄! 郑主席在竞选党主席时,谈到两岸关系时,一个是她勇敢地自称是「中国人」,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得到军中将领承认她是黄复兴的「女儿」;这次郑的获胜,笔者认为军系的票,也就是黄复兴系统的票才是主因;但也因为如此,在对中国大陆的态度上被认为是「亲中」;再加上郑的两岸论述强调「九二共识」,但有些故意忽视「一中各表」。也因此,郑在对大陆的关系上必须十分谨慎。而这也是外界不看好国民党能重返执政的原因 两岸事务不要急 先办「和平论坛」 其实和大陆的关系不要急,可以延续「国共论坛」的作法;「国共论坛」中有一个「和平论坛」是两岸都同意举行的,但一直没有推动。中国大陆从和平统一,到和平崛起,以及到今天两岸的「融合发展」,从来没有排斥和平;建议郑主席可以和陆方谈延续「国共论坛」,举办「和平论坛」。和平不是喊口号的,和平必须有具体做法,是两岸必须交换意见的议题。在赖清德把对岸视为敌对国家的赖17条下,和平融合才是降低两岸兵凶战危的唯一方法。但是,国共双方要谈「两岸和平进程」。 至于蓝白合,则建议郑主席尽快进行「郑黄(国昌)会」。朱主席时代和民众党主席会面不是很积极,也被人批评为国民党已是在野党了,还在摆老大。民众党想成为大党是必然的,如果「郑黄会」会有助于其声势,难道不会助长国民党的声势吗?国民党老以为自己是泱泱大党,这种心态也是被人诟病的酱缸文化之一,要改! ※以上言论不代表梅花媒体集团立场※
10月19日,大陆方面向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发表了贺电,郑丽文也立刻回电。这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