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95年遗嘱中的构想。他希望用3100万瑞典克朗建立一个超越国界的奖项,奖励那些为人类带来福祉的非凡天才。起初,瑞典社会对这一构想反应激烈,质疑声不断,甚至有人企图挪用这笔巨款用于其他用途。 但经过两年时间的斡旋与斗争,诺贝尔遗嘱中设想的奖项得以成立,并于1901年正式颁发。诺贝尔奖由瑞典和挪威共同颁发,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900年,最初仅依靠瑞典国债和银行存款,收益微薄,诺贝尔奖奖金标准一直未能提高。 直到1953年,限制投资的法律条款被废除,诺贝尔基金会开始将资产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高收益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从当初的3100万瑞典克朗增至超过50亿,诺贝尔奖奖金标准也从1954年的15万瑞典克朗涨到2023年的1100万(约合人民币750000元)。 虽然诺贝尔基金会也曾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亏损,但其迅速调整投资策略,停止对冲基金投资,重新加大股票投资等举措,使得诺贝尔基金会始终保持财务稳健。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评奖也设有“防火墙”机制,即诺贝尔基金会与各大诺贝尔奖评奖机构分开,这样就能确保评奖委员会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评奖过程公平、公正、独立。 多年来,诺贝尔获奖者把奖金用于科研、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正如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希望的那样,诺贝尔奖推动了科学、和平与文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诺贝尔“利益留给人类”的真正含义。
诺奖评委痛批中国科研顽疾!诺贝尔奖评选刚结束,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
【1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