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一位饰品店店主的经历近期引发热议:两年前回收的一袋旧银镯被遗忘在角落,如今因银价暴涨,竟意外斩获7.6万多元收益,让“拖延症”成了网友口中的“好运助攻”。这场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惊喜,实则是贵金属市场周期波动与偶然持有碰撞出的火花。 事件:被遗忘的30斤银镯,成了“增值宝藏” 故事的起点是两年前的一次常规回收。店主陈女士为吸引顾客推出“旧银镯以旧换新”活动,陆续回收的银镯攒成了满满一袋,总重量达15265克(约30斤)。因店铺生意繁忙,处理银镯的事一拖再拖,最终被彻底遗忘在货架下的储物区,默默积了两年灰。 转机出现在近期的贵金属市场热潮中。随着“银价突破12元/克高位”的消息传开,身边人讨论“变现闲置金银”的话题点醒了陈女士。她翻出落灰的布袋,称重核算后惊喜发现:按当前银价计算,这批银镯的价值比两年前足足高出76325元,每克差价约5元。“第一次发现拖延症也能赚钱”,陈女士的感叹道出了这份意外之财的戏剧性。 核心:银价两年飙升,撑起收益底色 这笔收益的核心驱动力,是白银价格的显著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银价约为5.56元/克,到2025年10月已突破12元/克,两年间涨幅超115%。伦敦现货白银同期累计涨幅更超过76%,创下45年新高。 银价飙升的背后,是供需两端的多重推力。从需求端看,白银兼具贵金属属性与工业属性,光伏、5G、电动车等热门产业的扩张让工业需求持续增长;从供给端看,全球白银已连续四年缺货,2024年缺口接近1.5亿盎司,叠加俄罗斯将白银纳入国家储备、金砖国家增持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这种“工业刚需+避险增持”的双重逻辑,共同推高了白银的市场价值。 提醒:“拖延致富”不可复制,投资需避坑 尽管收益诱人,但这场“意外增值”的偶然性远超必然性,绝非可复制的理财模板。 从持有条件看,陈女士的收益依赖“批量持有”的基础——15公斤的银镯总量,才能让每克5元的差价累积成7万多元收益。普通家庭手中几克、几十克的银饰,即便遇上价格上涨,实际收益也十分有限。更关键的是市场风险:贵金属价格向来变幻莫测,近期已出现“金价银价大跳水”的情况,若在高位购入后遭遇下跌,反而可能面临亏损。 对于想参与贵金属投资的普通市民,业内人士给出明确建议:应通过银行正规渠道购买投资银条、银币等产品,而非侧重装饰属性的银饰品——后者包含较高加工费,且含银量可能不足(如苗银、藏银含银量常低于30%),并非理想投资标的。同时需控制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总投资额的15%-20%,避免被短期波动影响决策。 这场“银镯增值记”终究是个例,却生动揭示了“资产价值随市场周期波动”的规律。与其羡慕偶然的好运,不如建立理性的投资认知——毕竟真正的财富积累,从来不是靠遗忘后的惊喜,而是对市场的清醒判断与合理规划。
广东佛山一位饰品店店主的经历近期引发热议:两年前回收的一袋旧银镯被遗忘在角落,如
落笔花
2025-10-19 11:05:2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