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就是伊核协议10年到期的日子。伊朗外长阿拉格

姚博士看世界 2025-10-18 23:16:46

今天10月18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就是伊核协议10年到期的日子。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动作很快,立即向联合国及安理会致信,宣布伊核协议正式失效。那么如何理解伊朗如此急不可耐地想要摆脱伊核协议呢? 实际上,如果仔细评估伊核协议内容的话,这是伊朗目前摆脱额外制裁的一次重要尝试。核心还是在于作为伊核协议的签署国,中俄伊三方的立场与英法德美四方的观点,目前来看是很不一致的。 英法德在伊核协议到期之前,于9月底正式启动了针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并以此恢复了在联合国框架下对伊朗石油、金融以及多家企业的制裁措施。但如今伊朗所强调的,则是伊核协议10年到期的“日落条款”。协议既然到期了,它所依赖的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也应当失效。因此在10月18号之后,在联合国框架之内,针对伊朗的各项制裁就是非法的、无效的。 所以,它是伊朗与英法德美四方的一场国际法较量。目前来看,不仅中俄支持伊朗的这一立场,在前两天乌干达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大会上,有12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支持伊朗的观点,认为伊核协议与2231号决议理应到期失效,不应据此继续对伊朗施加制裁。此后,伊朗也只会接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也就是NPT的监督,它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关系也从特别强化监督转变为常规监督。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伊朗如此急于宣布伊核协议失效,并非是要在铀浓缩或者拥核问题上冒进,仍然是在现行国际化的框架之下,努力减轻自己所遭受的外部制裁压力。伊核协议虽然到期,但它仍是10年来各方最大公约数的集中体现,未来仍会是各方重启谈判的基础性文本。问题在于,当制裁从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当军事打击成为了美国处理伊核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各方的信任基础正在被不断的侵蚀,也使得伊核协议重启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0 阅读:8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