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B站看到地球46亿年生命演化史,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人类是从海洋一步步爬上陆地的,那为什么我们没有进化成既能陆地生活、又能水里呼吸的“全能生物”?这样不是海陆通吃,更像“地球霸主”吗?
当然进化史的答案很现实:进化不追求“全能”,只追求“够用”。这就是进化论的核心逻辑——用进废退。你经常用的器官,就会被强化;长期不用的,就会退化甚至消失。我们的祖先爬上陆地后,鳃没了用处,肺却越来越重要。既然在陆地上能吃、能住、能繁衍,甚至成了主宰者,那身体就没必要再浪费能量去维持一套水下呼吸系统。
演化从不“未雨绸缪”,它只看当下:你用,你就强;你不用,你就退。所以人类没长出鳃,不是失败,而是成功。我们太适应陆地了,以至于彻底告别了海洋的呼吸方式。
当然这不等于“双模式”就彻底消失了。比如现在的青蛙、蝾螈这些两栖动物,至今仍生活在水陆交界处。它们保留着皮肤呼吸、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的能力——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陆。换句话说:兼容模式不会彻底消失,只是退居“特定生态位”。
大家用这个理论再思考一下:当前的增程汽车是不是也是正在「用进废退」,纯电用的越来越多,增程器用的越来越少,随着演进的进行,纯电的补能体系逐步完善以后,增强这套体系就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消耗能力维持下去了,当前的大电池+增程器的模式已经在宣告这种「双模式呼吸」架构演进正在进入尾声。
当然增程汽车肯定不会彻底消失,他依然有自己的特定场景下的用武之地。但是已经不再是主流场景了。如同陆地动物在完成演化以后,就不再保留海洋呼吸的那套系统一样了。
最后,请大家友善讨论,请勿上升到产品和企业。
B站科普区大佬帮忙订正一下[作揖][作揖][作揖]
蔚来汽车[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