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聪明成这样?70后学霸夫妻从哈工大毕业后,没继续深造,也没随便找个工作,而是一咬牙跑去非洲,靠卖纸尿裤赚了32个亿,今年都准备上市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然而这不是什么传奇故事,而是他们盯着“别人看不上的需求”,用20年踏实磨出来的结果。 沈延昌早年间在尼日利亚待过两年,那会儿非洲疟疾多,他没干多久就回国,却记下了一个关键细节:当地连日常用品都缺,很多家庭买不到好用的纸尿裤,只能用旧布将就。 2000年,他和妻子杨艳娟在广州开了家外贸公司,从出口牛仔裤、煤油炉这些日用品做起,选广州,就是因为广交会能碰到不少非洲客户,方便对接需求。 那会儿杨艳娟还在华南理工大学当讲师,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帮着丈夫分析市场,夫妻俩一个跑前线找订单,一个在后方做“军师”,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2004年他们成立森大集团,开始往非洲深扎,不再只做简单的“倒买倒卖”,而是在十几个非洲国家铺销售网,连小商店都能进到他们的货。 可没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涨了,非洲那边的进口关税也高,货卖过去不仅利润薄,还常因为运输慢错过需求。 2018年,夫妻俩咬咬牙做了个关键决定:在非洲本地建厂,从“贸易商”变成“工贸一体”,这样既能躲开关税,运费省了大半,还能快速调整产品,不用等从国内发货。 然而真正让他们站稳脚跟的,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懂非洲人”。他们跑遍非洲村落,发现当地宝宝普遍体型壮实,普通纸尿裤勒得慌,就特意加宽了腰围和腿围,还加了弹性设计。 又看到很多地方经常停电,没烘干机,洗了的布不好干,就把纸尿裤的吸水量提了又提,让一片能顶更久,妈妈们不用半夜频繁换。 价格上更是贴地气,比国际品牌便宜大半,普通家庭都买得起,每片钱还没一瓶矿泉水贵。 他们没有盯着大城市的超市,反而租了三轮车、小货车,直接往偏远村子跑,见到带娃的妈妈就递试用装,让大家先试再买。 有妈妈用着觉得好,就会主动推荐给邻居,口碑慢慢传开,他们的纸尿裤在非洲很多地方成了“宝妈首选”。 从广州的小外贸公司,到非洲的本土化工厂,这对夫妻用20年证明:不是生意难做,是很多人没沉下心看需求。 别人盯着热门赛道内卷的时候,他们去非洲找“被忽略的市场”;别人想着赚快钱的时候,他们在琢磨怎么把纸尿裤改得更合当地人的心意。 如今年入32亿准备上市,网友说得实在:“这哪是卖纸尿裤,是把‘懂需求’做成了生意,真正的蓝海,从来不在风口里,在愿意弯下腰听别人说话的细节里。”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香港交易所披露易
人怎么能聪明成这样?70后学霸夫妻从哈工大毕业后,没继续深造,也没随便找个工作,
湖锦行
2025-10-18 17:25:24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