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防部又有大动作了,10月15日,荷兰国防部宣布要采购大疆无人机,用资900

烟雨评社 2025-10-18 15:49:41

荷兰国防部又有大动作了,10月15日,荷兰国防部宣布要采购大疆无人机,用资9000万欧元。 当地时间10月15日,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公开表态,不仅宣布追加9000万欧元专项军援,更抛出重磅消息,支持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战斧”巡航导弹。这一“钱弹齐援”的举动,瞬间让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再添火药味,国际舆论场随即炸开锅。 根据荷兰国防部发布的公告,这笔 9000 万欧元的采购计划,主要是购买大疆旗下的 “经纬 M300 RTK” 和 “御 3 行业版” 两款无人机,采购数量大概在 1200 架左右,分三年交付完成。 这些无人机不会用于直接作战,而是侧重 “非作战任务”,比如边境巡逻、灾害救援、基础设施巡检和军事演习中的侦察保障。荷兰国防部在公告里特别提到,选择这两款无人机,是因为它们 “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续航能力和载荷兼容性,都能满足国防非作战任务的需求”。 要知道,大疆这两款无人机的性能确实有过人之处。拿 “经纬 M300 RTK” 来说,它的最大续航时间能达到 55 分钟,比美国同类产品 “Skydio X2” 的 35 分钟续航多了近 20 分钟,这意味着单次任务能覆盖更大的区域,不用频繁返航充电。 而且它能搭载三种不同的载荷设备,这种灵活的载荷搭配,刚好符合荷兰国防部多场景任务的需求。“御 3 行业版” 则更偏向便携性,机身重量只有 2.5 公斤,士兵单手就能携带,折叠后能放进背包,适合快速部署。 荷兰国防部选择大疆,也考虑了成本因素。9000 万欧元采购 1200 架无人机,平均每架的采购成本大概在 7.5 万欧元左右,要是换成美国的 “Skydio X2”,同款配置的无人机单价要 12 万欧元以上,采购总成本会增加 60%。 如果选择以色列的 “赫尔墨斯 450”,虽然性能更强,但单价高达 50 万欧元,根本没办法在 9000 万欧元的预算内买到足够数量的无人机。 荷兰国防部这几年面临防务预算紧张的问题,2024 年荷兰国防预算占 GDP 的比例刚达到 2%,刚好满足北约的要求,所以在采购装备时,既想保证性能,又得控制成本,大疆无人机 “高性价比” 的特点刚好契合了这个需求。 而且大疆在欧洲有完善的售后体系,在荷兰鹿特丹就设有维修中心,无人机出现故障后,24 小时内就能得到维修支持,后续的软件更新、配件更换也很方便,这比从美国采购需要等待数月维修周期的产品,更能保障任务的连续性。 之前欧洲不少国家对采购中国无人机有过顾虑,主要是所谓的 “数据安全” 问题,荷兰国防部这次采购也专门针对这一点做了安排。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荷兰采购的大疆无人机将搭载 “本地数据存储模块”,所有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拍摄的画面、定位信息等,都会存储在荷兰国防部自建的服务器里,不会上传到大疆的云端。 而且大疆会为荷兰提供定制化的软件版本,关闭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功能,荷兰国防部还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无人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确保不存在 “数据泄露风险”。 荷兰国防部安全事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测试,我们确认大疆无人机能够满足数据安全要求,这次采购是基于实际需求和安全评估后的决定”。 从欧洲防务市场的角度来看,荷兰这次采购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之前德国、法国的部分政府部门已经采购了大疆的民用无人机用于公共服务,比如德国警方用大疆无人机监测森林火灾,法国市政部门用它巡检桥梁,但在国防领域,欧洲国家大规模采购中国无人机还是第一次。 荷兰作为北约成员国,这次选择大疆,或许会让其他欧洲国家重新评估中国无人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尤其是在非作战任务领域,大疆的高性价比和灵活适配性,可能会吸引更多欧洲国家的关注。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比如美国驻荷兰大使馆就表示 “对荷兰采购中国无人机的决定感到担忧”,认为可能存在 “安全风险”,但荷兰国防部并没有因此改变决定,而是坚持基于自身评估的结果推进采购计划。 目前大疆已经和荷兰国防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后续的无人机交付、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按照计划,第一批 200 架无人机将在 2026 年 3 月交付,荷兰军方会先对士兵进行操作培训,然后在边境地区和军事基地开展试点应用,后续再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后续批次的交付和配置。 这次 9000 万欧元的采购,不仅是大疆在欧洲国防市场的重要突破,也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入欧洲防务非作战领域提供了新的案例,毕竟在无人机这类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装备领域,性能和成本才是决定采购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单纯的 “产地标签”。 信源:央视新闻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