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公布了一个“噩耗” 10月16日,乌方指出,现在俄军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打

掘密探索 2025-10-18 10:59:23

乌克兰公布了一个“噩耗” 10月16日,乌方指出,现在俄军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打击变的更有组织,更有计划了,俄罗斯制造的导弹,已经让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率越来越低,俄军派出的喷气式无人机也让乌军的移动式防空系统失去了作用,乌克兰这个冬天将面临“无尽的黑夜”。   曾被西方吹嘘为“全球最先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如今在俄军导弹面前沦为笑柄。   乌克兰前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披露,10月16日空袭里,44枚俄军导弹突破防线,基辅、敖德萨多地能源设施受损严重,“爱国者”系统表现欠佳,仅拦截3枚,拦截率低于7%。   五角大楼被迫承认,俄军升级后的高机动弹道导弹采用“蛇形变轨”技术,能精准规避“爱国者”的雷达追踪,而乌军防空部队的导弹储备已濒临枯竭。   更讽刺的是,美制军援的“质量问题”也暴露无遗,部分“爱国者”导弹因电子元件老化频繁失灵,而俄军则趁势加大攻势,10月16日凌晨,37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似利箭般呼啸着直扑基辅与苏梅州。在精确打击下,乌克兰最后一套“爱国者”控制舱被瞬间摧毁,乌军首都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也随之被彻底撕裂。 如果说导弹是俄军的“重炮”,那么喷气式无人机就是刺入乌军心脏的“毒针”,7月以来,俄军大规模列装伊朗设计的“见证者-238”喷气式无人机,其50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和9100米的高空突防能力,让乌军现役防空系统集体失效。   10月16日的空袭中,俄军一次性投放300架无人机,其中至少8架为喷气式型号,乌军防空部队虽击落了212架螺旋桨无人机,但对喷气式型号的拦截成功率几乎为零。   更致命的是,俄军采用“无人机+导弹”的混合打击模式:先用无人机瘫痪乌军防空雷达,再由导弹和轰炸机实施“饱和攻击”。   这种战术让乌军第31独立机械化旅的指挥部在15日被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摧毁,而当时其周边的“爱国者”系统竟毫无反应。   俄军的打击目标直指乌克兰的生存根基,10月16日,萨拉托夫州炼油厂遭袭引发大火,乌克兰天然气生产设施受损率达40%,主力气田被迫停产。   为填补缺口,乌克兰不得不将天然气进口量提升30%,但跨境管道却因俄军对变电站的打击而频繁中断,目前,乌克兰电网可用发电量仅剩战前的45.6%,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实施“分区断电”,15%的用户陷入黑暗。 俄军似无罢手之意,俄罗斯国家杜马已批准法案,为回应美国或提供的“战斧”导弹,允许对美城市实施报复性炮击。能源战升级,令乌克兰陷入“难以为继、无力消耗”之绝境。   看着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在导弹和无人机下化为废墟,突然觉得这场战争越来越像一场“高科技的绞肉机”,美国把“爱国者”吹成神,结果被俄军导弹当玩具打,乌克兰指望西方军援续命,结果等来的是翻新货和虚高账单。   更荒诞的是,双方都在比拼谁更能“摧毁”:俄军炸炼油厂,乌军就威胁炸库尔斯克;美国要送“战斧”,俄罗斯就立法允许报复性炮击,这种“你死我活”的逻辑,最后只会让老百姓买单。   说到底,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被打烂了,可以重建;但人心被打散了,就真的完了。   现在双方都在赌“谁先撑不住”,可赌的却是无数家庭的温暖和光明,与其当那个“砸别人饭碗”的狠人,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冬天来了,谁都不想在黑暗里冻得发抖。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