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92年的时候,体制内的大伯告诉我爸,只需要交4500元,就可以转城市户口。 那时候从农村到城里,是坐班车去的,我爸担心钱在车上容易被偷,就用蛇皮袋装了小半袋米,米里面放了些鸡蛋,城里人就好这些土鸡蛋,说是吃的放心,当时我爸玩笑的问我转不转户口,说是全家的钱都在这蛇皮袋里,还有全家的希望也在里面,我那时才读一年级,根本不知道转户口啥意思,只是本能的说了声“不转”。 可大人哪里会在意一个小孩的意见,那是他亲哥哥,是家里唯一一个在市政府当官的,对于大伯的话,深信不疑,由于是在农村学校上小学,反而比其他同学多交费用,好像什么提留还有借读啥的,记不清了。 上了高中后,学校要户口簿,别的同学都交了户口簿,而我的却迟迟交不上来,那时候没有手机,只有ic电话卡,在学校电话亭打的,大伯说取户口簿很麻烦,他自己也忙,好几天才拿给我,从那时候开始,我特别讨厌城市户口,不能自己掌控的感觉,太不好了。 结婚登记的时候,才发现户口簿根本就是个笑话,曾经爸爸引以为傲的城市户口,竟然是个黑户,根本就没转到大伯户头上,也不是独立户头,最后还是投靠到老婆户主上的。 90年代,4500元,对于农村人再说,是笔巨大财富,我爸当煤矿工那么危险,省吃俭用那么多年,才存了4500元,就这样打水漂了,关键还没处说理去,城市户口根本没有任何福利,至少我没看出有什么福利。 我是农村人,我不向往城市,我喜欢农村的鸡鸣,喜欢清晨的雾气,喜欢蔬菜上的露水,喜欢儿时肆意奔跑的田埂,那里有我的青春记忆,有我的亲人,有我的根。
离谱!四川“野人小孩”赤裸爬行,父母拒管还怼:这是我们的生活雅西高速服务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