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2026年超10万亿GDP,“第四经济大省”浙江靠的是什么? 第四个站上10万亿元GDP的省份,浙江当仁不让,已官宣将在2026年达成这一重要发展目标。 据浙江近期召开的主题新闻发布会,过去5年,浙江GDP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和9万亿三个台阶,今年9.5万亿企稳,人均GDP也有望突破2万美元,达到初等发达国家门槛线,“浙大富”名副其实。 如若分析拆解浙江将要达成的10万亿GDP成功要素,不难发现,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数字经济引擎,拉动浙江未来 2025年年初召开的浙江经信工作会议给全年产业经济目标勾画出了清晰的路径,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6%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锁定6.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增速7.5%以上。 浙江非常清楚自身的优势是什么。2024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1%,而一个中等经济体的总量也不过如此。 盘点浙江数字经济的各个强点,杭州的云计算企业服务范围覆盖长三角地区80%的制造企业,宁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只有青岛能与之争锋。浙江的智能物联、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已形成生态效应,发展迅速的先进制造集群孕育出了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浙江一边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上超越山东、迫近江苏,一边在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卡位。 浙江的民营经济有多强? 在经济大省里,浙江以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的活力著称。据2025年我国发布的5张民营企业榜单,在民企500强、制造业民企500强、服务业民企500强、民营研发投入500强、民企发明专利500强这5项上,浙江的上榜民企数量全部位居第一,蝉联“大满贯”。 其中,108家浙企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长期位居各省第一,夯实了“中国民营经济大本营”之名,4家民企入选世界500强企业,也远不是浙江头部民企的上限。 2025年上半年,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67%以上的生产总值和80%以上的进出口。浙江外贸的民营主导模式领跑全国,远高于广东的55%和江苏的48%。浙江的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合计占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2.3%,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6%。 如今,浙江义乌的跨境电商包裹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份额,“义新欧”班列2025年开行突破1000列的时间比2024年提前了一个月。 在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300多条航线将无数民营工厂与全球600多个港口连接。与之对应的是,浙江的民营外贸在全球经济不时的起伏浪潮里,保持了相当的韧劲。 均衡发展托底,带来全域增长格局 浙江的地级市虽然也呈梯队状分布,但并没有陷入核心城市独大的尴尬局面,而是以均衡发展的全域增长格局,为冲击10万亿GDP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2024年为1.86: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该数据缩小为1.67:1,可以说,浙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但完美打样,还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浙江也有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海岛县,但其发展远好于广东的粤北地区和山东的鲁西地区。再看各地无比紧张的人口争夺,同样是引入大量外来人才,浙江比广东引入的技术型、创业型人才占比更高。 而浙江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土地资源约束加剧,工业用地数量告急、成本高企,高端研发能力也较广东和江苏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浙江冀望以更多政策红利与创新要素来进行对冲。 毕竟,在浙江上下来看,与广东的外向型经济、江苏的制造业集群、山东的资源型工业相比,浙江自身的优势,正在于将民营活力与政策创新进行深度融合。
官宣2026年超10万亿GDP,“第四经济大省”浙江靠的是什么? 第四个站上10
数据读城
2025-10-17 23:05:05
0
阅读: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