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怀孕女子小婷因8月多次迟到(最长6分钟,最短1分钟),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

笔尖下说法 2025-10-17 16:02:58

杭州怀孕女子小婷因8月多次迟到(最长6分钟,最短1分钟),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辞退。劳动仲裁虽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却未支持她恢复劳动关系的诉求。小婷不服,向上城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检察官查明,公司不仅未按自身制度对小婷“责令改正”,考勤记录也未经其确认,且迟到几分钟未对经营造成实质影响。最终在检察院支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公司向小婷支付了补偿金。本文拆解案件中的法律关键点,教职场人尤其是孕产期女性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一、离谱操作:怀孕迟到几分钟,工作没了?   这事说出来,不少打工人都得替小婷喊冤。   2024年9月,刚怀孕不久的小婷,突然收到了公司的辞退通知,理由是“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小婷一头雾水,自己平时工作没出过错,怎么就“严重违纪”了?   一问才知道,公司盯上了她8月份的考勤——确实有几次迟到,可最长的一次也就6分钟,最短的才1分钟。刚怀孕的人,身体难免有不舒服的时候,偶尔晚到几分钟,怎么看都算不上“严重”吧?   小婷不甘心,立马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仲裁的结果有点让人膈应:承认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没同意让她回公司上班。   “明明是公司错了,为什么我不能回去?”小婷越想越委屈,同年12月,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上城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检察官一查,立马发现了公司的猫腻。公司自己的考勤制度写得清清楚楚:全年累计迟到10次以上,得先沟通、责令改正,要是不改,公司才有权利辞退。   可小婷这事儿呢?第一,考勤记录根本没让小婷确认过,真实性存疑;第二,公司从头到尾没跟她谈过“改正”的事,直接就辞退了。检察官说得很实在:“这操作既不合规,也不近人情,迟到几分钟根本影响不了公司经营,就是违法解除。”   面对质疑,公司倒挺“理直气壮”,说小婷的岗位已经有人填了,还怕她带着情绪回来不好好干活。小婷退了一步:“能回去最好,调岗也行;实在不行,给我应得的补偿就行。”   最终,在检察院支持起诉后,经过反复沟通,双方达成了调解,公司给小婷支付了补偿金。虽然没能回到原岗位,但总算拿到了公道。   二、法律撑腰:公司的这些“坑”,打工人必须认清   小婷的案子不是个例,很多公司总想着用“违纪”当借口辞退员工,尤其是孕产期女性。但法律可不认这些歪理,这几个关键点必须记牢:   1. 公司辞退小婷,错在这3点   公司的操作从根上就违法了,主要错在三个地方:   违反自身制度:自家规定要“责令改正无果后”才能辞退,却直接跳过这步,程序上就站不住脚。 证据无效:考勤记录是辞退的关键证据,但未经员工本人确认,法庭上根本不认可。 歧视孕职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说了,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怀孕就辞退或解除合同。公司借着“迟到”的由头辞退孕妇,本质上就是变相歧视。   2. 这些“辞退借口”,法律根本不认可   上城区检察院梳理发现,公司辞退孕产期女职工的套路大同小异,遇到这些说法直接怼回去:   “严重违纪”:像迟到几分钟、偶尔忘打卡这种小事,只要没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就不算“严重违纪”。就算真违纪,也得按制度走流程,不能直接辞退。 “岗位撤销了”:就算岗位真没了,公司也得优先给孕职工调岗,而不是直接辞退。 “绩效不达标”:孕产期女性身体特殊,公司不能用正常绩效标准逼退,更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3. 被违法辞退,该拿多少补偿?   很多人被辞退后不知道要多少补偿,其实法律有明确标准: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要支付“赔偿金”,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 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工作每满1年给1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给半个月工资。比如工作3年,就能拿3个月工资的2倍作为赔偿金。 要是像小婷一样不想纠缠,协商一致拿补偿金也可以,但至少不能低于法定的赔偿金标准。   三、网友炸锅:谁没被公司的“套路”恶心过?   这事一曝光,网友们的吐槽根本停不下来,不少人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太真实了!我怀孕后反应大,申请晚到半小时,公司直接说‘你要么正常来,要么辞职’,最后逼得我主动走了,现在想想就是被坑了!” “提醒大家,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是随便定的,像‘迟到3次就开除’这种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而且制度必须让员工签字确认,没公示过的不算数!” “作为HR,说句公道话,正经公司都不会这么干。这种借着小事辞退孕妇的,就是想省掉产假工资和福利,太黑心了!”       最后想问大家:你或身边人遇到过类似的职场不公吗?被公司刁难时,你是选择忍了还是勇敢维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0 阅读:16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