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昨晚(10月16日晚)报道:“针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能否避免美国100%新增关税取决于中国,中国商务部回应时指,美国20天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破坏了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 这一来一回的交锋,看着是贸易话术的较量,其实藏着中美经贸对话里最关键的问题,到底谁在破坏合作的根基? 格里尔这话听着挺唬人,像是把主动权递到了中国手里,可仔细一琢磨全是套路。 他没说的是,美国早就开始用实际行动给对话拆台了,马德里会谈刚结束没几天,美方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所谓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 这规则坏就坏在“穿透”两个字,不光直接点名的企业受影响,连那些和清单企业有合作的上下游公司都被牵连,等于一下子把几千家中国企业圈进了限制范围。 更不讲理的是,中方明明在事前通过对话机制反复沟通劝阻,美方还是硬逼着这规则在十月一日落地,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留。 这还只是其中一项,二十项措施密密麻麻铺开来,每一项都往中国产业的要害上戳。 就说针对造船业的301调查和港口费措施,中国造船业这些年好不容易在全球站稳脚跟,美方一边调查一边加费,明摆着就是想掐断中国船舶出海的路子。 还有些措施更隐蔽,比如悄悄收紧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许可,连一些工业用的精密仪器都卡着不放,这些看似零散的限制,凑在一起就成了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围堵网。 马德里经贸会谈本来是双方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据说当时还聊了农产品贸易、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实际议题,双方都有过一些共识。 可美方转头就翻脸,这种前脚握手后脚挥拳的操作,根本不是想解决问题的态度。 商务部说这破坏了会谈氛围,其实是说得客气了,这分明是把对话当成了拖延时间的幌子,一边假装谈判,一边抓紧时间搞打压,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方这些打压措施,其实暴露了自己的底气不足,就说那个穿透性规则,看似覆盖面广,实则是因为美国在不少产业上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只能用这种极端方式限制竞争。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不光是反驳,更是在提醒美方,经贸合作得讲对等和诚意,你这边刚谈完合作,那边就抡起大棒,谁还敢真心坐下来谈? 之前多少次经贸谈判无果而终,不都是因为美方总想着单方面占便宜,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搞单边制裁。 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清楚,格里尔把关税大棒举得再高,也掩盖不了美方破坏对话的事实。 二十天二十项措施,这种密集的打压节奏,已经说明美方根本没把对话当回事,只是想靠施压逼中国让步,可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 马德里会谈的机会浪费了,但要是美方还想接着谈,就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合作不是单方面的予取予求,你得先放下手里的大棒,才能真正坐到谈判桌前。 参考资料:北京日报客户端《商务部:美方20余天20项对华打压措施,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
美国又出来放话了!眼看我们的稀土管制政策没有任何松动,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又把矛头
【10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