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于10月15日晚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中的一些人想通过令人失望的行动和经济胁迫来减缓全球经济增长,那么中国经济将受到最严重的伤害——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与世界的对抗。” 哪有把“贼喊捉贼”说得这么一本正经的?先不说别的,就说“经济胁迫”这四个字,要是真拿全球贸易史当镜子照,最先脸红的恐怕得是美国自己。 这些年美国为了保自己的产业优势,今天给中国商品加关税,明天对中国科技企业搞禁令,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说卡脖子就卡脖子,连盟友的企业都得跟着受牵连,这要是算“正常行动”,那中国坚持互利共赢、跟一百多个国家做稳定生意,反倒成了“令人失望”? 再说说“减缓全球经济增长”,这话更像是没看最新的全球经济报告。疫情之后这几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好几次提到,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常年保持在30%左右,有时候甚至更高,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都多。 反倒是美国自己,前两年搞大规模货币放水,把通胀压力传到全世界,后来又频繁加息,让不少发展中国家扛不住债务压力,这时候不说自己的问题,反倒来指责中国,未免也太会甩锅了。 还有“中国与世界的对抗”这种说法,简直是把“合作”和“对抗”的定义给弄反了。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多边贸易,RCEP生效后,区域内的贸易成本降了不少,很多国家的农民、企业家都实实在在拿到了好处;“一带一路”倡议这么多年,建了不少铁路、港口、电站,帮一些欠发达国家打通了发展的瓶颈,这些难道是“对抗”? 反观美国,这些年动不动就搞“小圈子”,什么“印太经济框架”,本质上就是想把一部分国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排斥中国,这才是真的在破坏全球经济的整体性。更别说美国还动不动就“退群”,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退就退,现在倒好,反过来指责中国“对抗世界”,这脸皮厚度,也是没谁了。 至于“中国经济将受到最严重的伤害”,这话更是没摸准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内需潜力摆在那儿,这些年又在搞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高铁这些产业都在全球站稳了脚跟,就算外部环境有点波动,靠国内市场和产业升级也能扛住。 更别说中国跟全球各国的贸易联系早就不是说断就能断的。美国的农场主需要中国市场卖大豆,美国的汽车企业需要中国市场卖车,就连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比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都占了不小的比例。 要是真搞“对抗”,美国企业的损失恐怕一点都不少,贝森特这话,估计没跟美国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企业商量过。 说到底,贝森特这番话,与其说是在“警告中国”,不如说是在为美国自己的经济困境找借口。美国现在通胀压力没完全消,债务问题又悬在头上,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也没解决,不想着怎么自己想办法,反倒来给中国扣帽子,试图把国内的矛盾转移到中国身上。 可全球经济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谁在做实事,谁在搞破坏,各国心里都有本账。中国从来没想着跟谁对抗,一直都是想跟大家一起把全球经济的蛋糕做大。 倒是美国要是继续抱着“零和博弈”的想法不放,最后恐怕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毕竟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谁能单方面说了算的时代了。
如果贸易战失败,美国会不会选择用武力摧毁中国?有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
【113评论】【94点赞】
戴维
美国代表不了世界,美国及其西方欧盟们也代表不了全世界。
心佑智集
你美国人的话就是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