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放话,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没有其他诠释,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10月14日,郝龙斌对两岸政策进行表态,郝龙斌表示,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关系就是“中华民国”的台湾与“中华民国”的大陆地区的关系,所以两岸关系,绝不是两国关系。所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这里的一中,就是“中华民国”。 要知道,“九二共识”的精髓在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而不是用来讨论所谓“国家”代表权的辩论题。 郝龙斌刻意强调“一中各表”中的“中华民国”表述,却回避了“九二共识”最根本的基石——两岸都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非两个国家。这种选择性的诠释,无疑是在侵蚀两岸互信本就脆弱的基础。 国民党内部分人士似乎总有一种错觉,认为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和所谓的“中华民国主权”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但从历史脉络看,这种模糊空间根本不存在。 两蒋时期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虽然与大陆政策对立,但至少还坚守中国统一的终极目标。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则彻底走向分裂。郝龙斌现在的说法,听起来更像是在走一条“没有李登辉的两国论”路线,这无疑是危险的倒退。 郝龙斌还提出要大陆放弃对台动武,并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这种要求不仅不现实,更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严重误判。 大陆方面一再明确,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 同时,一个中国的法理和现实事实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谓“中华民国”自1949年以来已不再具有法理地位,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郝龙斌的这种言论,与其说是为了促进两岸对话,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针对岛内特定族群的政治表演。他或许想通过展现所谓“强硬”姿态来争取深蓝选票,或者与民进党的“台独”主张进行某种区隔。 但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做法,不仅无法为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而会进一步压缩两岸本就紧张的互动空间。国民党如果持续在这种关键问题上释放混乱信号,只会让原本期待其稳定两岸关系的人们更加失望。 实际上,两岸关系的改善从来不是靠这种单方面的、带有前提条件的政治喊话所能实现的。它需要的是双方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础,相向而行。 大陆方面始终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但这个前提是绝对的,没有模糊地带。郝龙斌的讲话,恰恰是在动摇这个前提。 回顾两岸交流的历史,真正推动关系前进的时刻,都是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搁置政治争议、务实推进交流的结果。 比如推动实现“三通”,比如国共两党领导人基于“九二共识”的历史性会晤。这些成果的获得,恰恰不是因为纠缠于所谓“国家”称号的争议,而是着眼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对于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而言,真正的务实之道应该是认清历史大势,顺应民心所向。岛内任何有远见的政治力量,都应该思考如何为台湾地区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稳定的台海环境,而不是在空洞的政治符号上打转,甚至挑战一个中国的红线。 如果郝龙斌和国民党真的有意推动两岸关系,更明智的做法是回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正确道路上来,促进交流合作,而不是提出不切实际的前提条件。 当前台海局势复杂敏感,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都可能加剧紧张。两岸同胞都期望台海和平稳定。希望台湾地区的有关人士能谨言慎行,不要为了一时政治私利,做出损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和民族大义的事情。
郑丽文今晚办,郝龙斌明晚办,两场选前造势活动台北较劲,从文宣可看出两人的格局和高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