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提醒中国要提防美国随时把演习当真开战,美国似乎也有意加码,好像在验证他们说的这事的正确性,局势的确是紧张起来了。 说起最近印太地区的军事动静,俄罗斯那边直截了当点出,美国这些年越来越爱在演习里掺和实战的味道,拉夫罗夫在今年7月底的联合国相关场合就公开表态,说北约的触手已经伸到太平洋和南海,这套路明摆着是冲着中国和俄罗斯去的。他在7月15日的金砖国家会议上也顺带提了句,如果中国管住朝鲜那边的事,北约就不会插手亚洲事务,这话听着像在提醒大家,别让外部势力钻空子。俄罗斯的提醒不是空穴来风,他们自己吃过制裁的亏,知道高科技领域被卡脖子有多疼,现在转头就建议中国多防着点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想想看,美国的“印太战略”从特朗普第一任时候就开始发力,现在他2025年卷土重来,政策上还是老一套,对中国保持高压,靠着盟友网络围堵,这不就是一步步把路堵死的节奏吗? 美国这边的动作,拿“护身军刀-2025”演习来说,规模直接拉到新高度,从7月13日到8月4日,在澳大利亚北部搞了22天,参与国从以往的几个跳到19个,总兵力超过3.5万人。这次不光是常规的海陆空对抗,还加了网络战和人工智能的实战模拟,美军用上了L3Harris的DiSCO电子战系统,测试怎么在电磁环境下干扰敌方信号。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和日本的“出云”号直升机母舰都拉过来了,演习里头有两栖登陆、空中加油、联合火力打击,全是高强度项目。最扎眼的是,美军首次把“暗鹰”高超音速导弹运到澳大利亚本土,射程2500公里以上,这玩意儿在演习中直接亮相,等于在太平洋岛链上画了个大圈,覆盖范围直指周边热点。澳大利亚那边被中国一些学者叫成美国的“工具”,因为这导弹一放,就等于把澳土当成了前沿阵地。演习结束没多久,美国陆军9月15日在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公开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是它第一次正式部署到日本,射程能到1800公里,能打战斧巡航导弹和SM-6防空导弹,专为太平洋设计。紧接着,它就加入了“坚定之龙-2025”演习,美日部队一起操作,测试快速机动和精确打击。这套系统4月份还在菲律宾露过面,现在转战日本,明显是想在第一岛链上多点开花。中国外交部直接回应,说这会加剧军备竞赛,破坏地区稳定,美方嘴上说防御,行动上却像在练手实战。 俄罗斯的提醒听着有道理,因为美国这些年演习的调门越来越高,从“环太平洋”到“护身军刀”,总爱拉一堆国家下水,表面是练兵,骨子里是秀肌肉。特朗普上台后,印太战略没变味儿,还是强调盟友分担成本,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那边的四方对话机制越转越快,美军在关岛和菲律宾增兵,导弹部署一个接一个。9月18日,美日指挥官还去视察了“堤丰”系统,讨论怎么整合到联合行动里。这不光是军事,还带经济味儿,美国3月份又加码芯片出口管制,黑名单上多出几十家中国企业,限制半导体设备和技术输出,等于掐着高科技命脉。10月初,中国商务部反手就收紧稀土出口管制,针对国防和芯片领域,这步棋走得稳,国际上也说这是合法反制。美方那边,国会还嚷嚷要扩大禁令,特朗普扬言100%关税,这贸易战眼看又要升级。俄罗斯看在眼里,提醒中国别光盯着外部,还得防内部金融系统出岔子,他们自己被西方制裁时,差点让支付网络瘫痪,现在转头分享经验,说高科技战场上,供应链稳住才能不被动。 中俄这边也没闲着,8月1到5日在日本海搞了“海上联合-2025”演习,俄罗斯“瓦良格”号巡洋舰和中国“济南”号驱逐舰带头,练了炮击和反潜对抗,之后8月6日又接上联合巡航,这是第五次年度巡逻,舰艇编队在海域巡弋,协调信号和航向。塞尔维亚等国也掺和进来,陆上战术交换,整体上拉近了协作默契。中国这边,电子侦察船早早派到澳大利亚附近,抓信号数据,055型驱逐舰在台海实弹射击,歼-20巡逻云层,东风导弹系列亮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回应。台湾地区防务部那边,最近也跟着美方节奏,增加巡航,但大陆军力今非昔比,一艘055就能扛多个目标,112个导弹单元多域覆盖,美国想占便宜没那么容易。外交上,中国在联合国大厅直怼包围策略,说航母和导弹不是摆设,俄罗斯也跟着推多极化,9月27日拉夫罗夫在大会上强调安全关切,协调欧亚合作。 局势这么紧,根子还在美国战略上,他们知道真打起来谁都吃亏,特朗普通过渠道放话,这四年不想和中国正面刚,但行动上不收手,签了经贸协议,转头就管芯片,还在南海和台海搞“自由航行”,给台湾地区撑腰搅水。这套“说一套做一套”让大家捏把汗,俄罗斯拿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旧账提醒,别让演习变实战。拉夫罗夫7月28日的讲话里头,点名“印太”概念就是想拉印度当枪使,在喜马拉雅搞联合实弹,针对中巴经济走廊挑事。美军在关岛挖壕装雷达,菲律宾增派部队,步步为营。中国国防白皮书9月出炉,直指东南亚热点,挑战印太框架,强调区域合作。
安世的非法CEO来到中国,想要与中国进行协商谈判!说白了,这件事情其实就没有
【297评论】【1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