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

漫聊小知识 2025-10-16 15:44:38

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一边是美国断了它的中国市场路,另一边是中国用稀土卡了它的美国订单门,两头都堵死了,这家曾经的“护台神山”现在就是砧板上的肉,名存实亡是早晚的事。 先说说美国这张A4纸有多狠,2025年9月特朗普政府直接吊销了台积电的对华技术出口许可证,不是简单限制,是彻底卡死后门——想给中国大陆出芯片,得单独申请审批,这根本就是变相禁止。 要知道台积电的技术根基里全是美国的东西,EUV光刻机、EDA设计软件,哪样都离不了美国技术授权,美国一抬手,它就只能乖乖听话。 从2020年停供华为,到2024年不给百度、阿里代工AI芯片,台积电一步步丢掉了中国市场的核心订单。 可能有人觉得中国大陆只占它11%到13%的营收,丢了也无所谓,可别忘了中国占全球芯片需求的40%以上,而且现在中芯国际这些本土代工厂起来了,28nm以上成熟制程的国产化率都从5%冲到35%了,等于是台积电放弃的市场正在被别人抢光,以后想回头都没机会了。 更阴险的是美国的“掏空计”,一边用高额关税威胁,一边拿补贴诱惑,把台积电的董事会都搬到美国去了,1650亿美元砸在美国建厂,看似风光,其实是把核心产能绑上了美国的战车。 更要命的是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这一下掐住了台积电的命门,别以为芯片里稀土用量少就不重要,现代芯片从光刻胶到抛光材料,从磁性器件到电容组件,根本离不开稀土,尤其是14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对稀土纯度要求高得吓人,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开采精炼,还有99%的超纯镝生产,全攥在中国大陆手里。 新规里有个狠条款:只要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出口就得申请许可,这等于所有高端芯片都被罩住了。 台积电自己心里清楚,台湾每年用6000吨稀土,96%都来自大陆,它的生产线根本离不了这些原料。 现在好了,它给美国客户代工的芯片,不管是英伟达的H100还是苹果的A系列,都含中国稀土,想卖到美国去?得先找中国拿许可证。 这就形成了死循环:美国逼它断供中国,中国用稀土逼它卖美国芯片得听话,台积电夹在中间,哪边都得罪不起,却哪边都没法讨好。 有人说台积电在美国建厂了,能躲开这些限制?纯属自欺欺人,美国工厂的建造成本是台湾的四倍,劳动力贵、监管严,之前四年亏了近400亿新台币,好不容易2025年上半年开始盈利,可产能根本跟不上。 原计划2024年量产的4纳米工艺,到现在还在调试,3纳米更是遥遥无期,就算以后产能起来了又怎么样? 稀土原料还得从中国来,美国本土的稀土提纯技术比中国落后20年,澳大利亚的矿只能产轻稀土,重稀土根本没有,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提纯,等于说台积电把工厂搬去美国,只是换了个地方被卡脖子,照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华尔街早就看穿了这一切,巴菲特把台积电股票减持了86%,摩根大通、黑石这些机构也跟着抛售,这就是用脚投票,知道这家公司没前途了。 别看台积电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还涨了39.1%,那都是之前的订单撑着,先进制程的需求还没完全断档。 可长远来看,美国客户占它营收的75%,一旦稀土许可卡得紧,这些订单全要违约;中国市场又被本土企业抢走,两头的生意都黄了,利润怎么可能长久? 而且它的先进制程收入占比74%,全靠3纳米、5纳米撑着,这些制程最依赖稀土,一旦原料断供,产能直接归零,到时候营收就是断崖式下跌。 台积电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根本不是运气不好,是自己选的路,当初听美国的话,一门心思往美国靠,以为抱上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半导体产业是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既需要技术也需要原料,既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供应链。 美国只想把它当成遏制中国的棋子,根本不管它的死活,不然也不会有政客扬言“冲突时摧毁台积电”;而中国的稀土管制,本质上就是反击美国的技术霸权,刚好打在它的七寸上。 现在台积电想回头都难,大陆市场已经有了替代者,美国那边又是个填不满的坑,曾经的“护台神山”,如今成了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说它“名存实亡”一点不夸张,现在的利润只是回光返照,等手里的订单消化完,原料卡得更紧,美国工厂又烧钱不讨好,到时候要么被美国企业吞并,要么慢慢萎缩。 台积电的结局早就写在了中美那两张A4纸上,不是导弹轰垮的,是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逻辑彻底把它拖死了,这就是选边站的代价。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