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本该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航运“下狠手”的日子,美国计划对所有中国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以及部分外国汽车运输船,额外征收一笔“港口服务费”,初始费率每吨50美元,三年内涨到140美元。 要是碰到中国建造的船,收费规则更苛刻。美国那边定了两个标准,要么按每吨18美元收,要么按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收,最后按金额高的那个来算。更让人头疼的是,未来这两个标准还得涨,会涨到每吨33美元、每个集装箱250美元,照这样下去,运输成本得翻好几番。 就连那些不是美国造的汽车运输船,也就是行业里常说的滚装船,也逃不掉额外收费。美国规定这类船得按每吨14美元交费,不管船主是哪个国家的,只要跑美国港口的汽车运输业务,就得掏这笔钱。 美国还加了个特别苛刻的要求,这些要交费的船,抵港前3个工作日必须在Pay.gov平台把钱交齐。要是没按时交,船一到港就会被扣下,不让装卸货。这对靠时效吃饭的航运业来说,简直是掐住了脖子,一旦被扣,后续的运输计划全得打乱,损失根本没法估量。 要知道,中国航运业在全球市场占比不小,不管是造船量还是运营的船队规模,都排在世界前列。美国这新收费政策一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远洋运输企业。比如那些跑中美航线的集装箱船,本来一趟下来利润就得精打细算,现在平白多了每吨50美元的费用,要是运的是大宗商品,按吨位算下来,一趟可能要多交几十万美元,长期下来企业根本扛不住。 中国建造的船舶数量也多,很多航运公司都在用国产船跑国际航线,其中不少都会停靠美国港口。按美国的收费规则,这些国产船要么按吨位算,要么按集装箱算,哪个高按哪个来,比如一艘装了5000个集装箱的中国造货轮,按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算,一次就得交60万美元,要是未来涨到250美元一个,一次就得交125万美元,这成本直接让运输报价失去竞争力。 滚装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中国汽车出口量这些年一直在涨,很多汽车都是靠滚装船运到美国的。这些滚装船不管是不是美国造,都得按每吨14美元交费,一艘能装2000辆汽车的滚装船,按汽车和船自身的总吨位算,一次可能要多交几万美元,最后这笔费用大概率会转嫁到汽车出口企业身上,让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变弱。 按时交费的要求也给企业添了不少麻烦。航运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天气不好耽误航期,或者平台操作出点问题,要是没能在抵港前3天交上费,船就会被扣留。一旦被扣,船上的货物没法按时卸,美国那边的收货人可能会取消订单,或者要求赔偿违约金,航运公司还得承担港口的滞港费,一连串的损失下来,可能比那笔港口服务费还多。 不光中国企业受影响,一些和中国航运有合作的外国企业也得跟着遭殃。比如有些外国航运公司租了中国建造的船,或者和中国企业合作运营航线,这些船到了美国港口,照样得按中国造船舶的标准交费,外国公司本来没计划这笔额外支出,现在突然要掏这笔钱,运营计划全被打乱。 美国港口也可能受到波及。中国航运企业要是因为费用太高,减少停靠美国港口的班次,美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就会下降,港口的装卸工人、物流企业都会受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的商品供应紧张,比如超市里的中国产日用品、电子产品,可能会因为运输减少而缺货,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中国这边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毕竟美国这新政策明显带有针对性,而且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中国相关部门大概率会和美国沟通协商,争取让美国取消或调整这不合理的收费。要是协商没效果,中国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比如对美国航运企业停靠中国港口的船舶收取类似的费用,或者在其他贸易领域采取对应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中国航运企业来说,现在也在想办法应对。有些企业可能会调整航线,减少中美航线的运力,转而去开拓其他地区的市场,比如欧洲、东南亚航线,避开美国的高额收费。还有些企业可能会和其他国家的航运公司合作,共用非中国造的船舶跑美国航线,尽量降低收费成本。 中国造船企业也会受到间接影响。要是美国对中国造船舶收高额费用,国外航运公司可能会减少订购中国造的船舶,转而选择其他国家的造船企业,这对中国造船业的出口业务会造成冲击。不过中国造船业在技术和成本上还是有优势的,只要能开拓更多非美国市场,或者提升船舶的技术含量,应该能缓解这部分压力。
10月14日,本该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航运“下狠手”的日子,美国计划对所有中国建造
史鉴奇谈
2025-10-16 14:03: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