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张作霖派韩麟春带50万大洋,去买军火设备。可韩把钱全输了。张作霖发了火,反倒下令再汇100万:50万买设备,50万让韩麟春翻本。 1918 年深秋,上海的加急电报送到了奉天督军府。 张作霖扫完电文,当场怒吼:“韩麟春这个混账!50 万输光还想跳江?懦夫!”在场的军需处长不敢吭声。 谁也没料到,这位严厉的大帅话锋一转,又说出了这样的话。 发报人正是韩麟春。他是奉天辽阳的军工专家,当时攥着空钱袋,满脑子都是张作霖的叮嘱。 1908 年,韩麟春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很快就在军械领域出了名。他改进的毛瑟枪得了北洋政府勋章,被称作 “韩麟春式步枪”。 1918 年,他还没去欧洲考察,却因为懂国际军械技术,成了北洋陆军部的核心人物。所以张作霖一听说克虏伯设备要拍卖,第一个就派他去。 1918 年的上海,因为一战结束,成了远东的军火中心。德国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克虏伯兵工厂只能拆了设备变卖。 这家工厂靠 “灌钢” 技术出名,造的钢炮耐用,晚清时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就用它的设备。 各路军阀都盯着这批设备。曹锟派人南下,段祺瑞暗中联络洋行,张作霖要是慢一步,奉军的军火升级就泡汤了。 “有了这批设备,奉天军械厂能成‘中国克虏伯’!” 张作霖把 50 万交给韩麟春时,满是期待。 按 1918 年的物价,50 万大洋能买 1500 万斤大米,够奉军吃半年。韩麟春清楚这份信任的分量。 可到了上海后,离拍卖还有十天,他被十里洋场迷了心。起初在赌场小玩,赢了几局就收不住手,等反应过来,钱已经输光了。 “卑职罪该万死,50 万输光了,愿投江谢罪。” 电报发出去后,韩麟春要跳江,被随从拉住了。 他不知道,奉天督军府里正发生更意外的事。张作霖气消后对军需处长说:“去汇丰银行汇款,50 万买设备,50 万让他翻本。” 处长愣住了:“万一再输了怎么办?” 张作霖瞪着眼:“机器能买,韩麟春这样的人才没了去哪找?他敢再输,我就再赚!” 收到回电,韩麟春傻了眼。他反复读电报,眼泪直流。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大帅的宽容古今罕见,我必以死相报。” 这次他没冲动,带着 50 万重返赌场。最后竟连本带利赢回了几百万。 消息传到奉天,张作霖正和杨宇霆下棋,只淡淡说:“我就知道他不是孬种。” 拿到钱,韩麟春立刻去采购设备。他不光买下了克虏伯的核心炼钢设备,还收了步枪生产线,挖来了两名德国工程师。 这些设备运到奉天,原本只能修枪造弹的军械厂彻底升级了。到 1924 年,每月能造 4000 支步枪、150 门大炮,真成了 “中国克虏伯”。 后来韩麟春任兵工厂总办,他主导研制的辽十三年式步枪,结合了毛瑟枪与日式步枪的优点,成了奉军的制式装备。 这一切,都源于 1918 年那场 “豪赌”。 有人说张作霖冒险,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不是冲动。他曾选过不喝酒的士兵当贴身保镖。 那次张作霖设局测试士兵,喊 “抓刺客” 时,只有这士兵护着他。张作霖说这人懂护主,当场就定了他。 还有个文盲门卫叫张二娃,午夜后坚决不让晚归的张作霖进门。后来张作霖升他当看守所所长,还给他配了秘书。 军阀混战的年代,钱和地盘都是虚的,人才才是根本。50 万丢了能赚,没了韩麟春,奉军的军事现代化可能要晚好几年。 其实张作霖对韩麟春的信任早有铺垫。韩麟春辞了北洋陆军次长的职位回奉天时,张作霖亲自去车站接他:“芳宸,兵工厂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后来韩麟春奉命给孙中山送经费,只拿了 3 万。张作霖骂道:“凭我张某人的面子,就拿这点钱?” 当场补了 7 万。这种粗野的大方,正是他笼络人心的法子。 韩麟春用一辈子报答这份信任。1925 年郭松龄反奉,他和张学良组队挡住了叛军。 1926 年他率军进河南作战,始终冲在最前线。1931 年病逝前,还在整理兵工厂的资料,遗书里全是关于军工发展的建议。 后来八路军的兵工厂,也曾改造过韩麟春造的步枪。张作霖那句 “机器能买,人才没了去哪找”,成了识人用人的名言。 张作霖用人向来有胸襟。他重用理财能手王永江,武将们不服气,他骂道:“枪杆子打不了天下,你们给王永江牵马都不配!” 办东北大学时,他高薪请教授,给的薪水比北大、清华还高,梁漱溟、梁思成等学者都去讲过课。 对日本人,他更硬气,写字时故意少写 “墨” 字的 “土”,说要 “寸土不让”。 1918 年这桩事,藏着乱世枭雄的智慧。钱买不来忠诚,惩罚留不住本事。 张作霖再汇 100 万,看着像冒险,实则是清醒的投资。投资人才,从来都是回报率最高的事。直到现在,这种识人用人的智慧还被人提起。
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