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李晓应的消息,妻子见了很惊讶,说这人去过她老家扶贫。我听了上网一查,果真如此。妻子老家在黄平县一碗水乡,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村民们主要靠种地为生,李晓应的工作单位正好结对帮扶一碗水乡的村子。 他经常与乡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召开座谈会,研究村里的基本情况和可以发挥的优势,探讨乡村治理和脱贫致富的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充分利用山区植物丰富、空气好的特点,发展起了种植中药材、种植有机蔬菜、养牛、养猪等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成效,他经常到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家里实地察看发展情况。与村民交流原料来源、设备更新、环境卫生、销售渠道各方面的细节,把从别人那里请教的技术、经验和方法,详细地传授给村民,人们既感激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村民的家庭收入也增长了,村里建起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便民服务台,人居环境和生活便利性都大大提高了。 尽管如此,他还时刻惦记着帮扶的监测户,每次下乡都会到村民家里聊天,了解他们还面临什么困难。村民们都说他亲切随和,就像自家人一样,难怪妻子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贵州遵义,村民张某某家中新收的2000多斤玉米,卖出1000斤后,次日发现剩余玉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