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学怀孕四个多月时,检查出胎儿有兔唇,可她实在舍不得打掉,最后还是坚持生了下来。 同学叫晓婷,和老公结婚三年才怀上这个孩子,之前为了备孕吃了不少苦,得知怀孕时两人高兴得好几晚没睡好。 拿到产检报告那天,晓婷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哭了一下午,医生跟她说“兔唇能通过手术修复,但术后需要长期护理,还得考虑孩子以后的心理状态”,劝她再跟家人商量商量。 老公找到她时,她眼睛肿得像桃子,手里攥着那张B超单,边哭边说:“医生说唇裂挺明显的,左边上唇到鼻孔那有条缝……”话没说完又哽咽了。老公蹲在她旁边,手搓着裤子,半天憋出一句“要不……咱生?”晓婷猛地抬头看他,眼泪掉得更凶了,“你不嫌弃?以后孩子上学被人笑怎么办?手术费也不是小数目……”“嫌弃啥?这是咱盼了三年的娃啊。”老公把她拉起来,胳膊圈着她肩膀往家走,“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大不了我多接几单活,总能凑够手术费。再说现在医学发达,修复好了跟正常人差不离。” 回家跟公婆说时,婆婆一开始确实皱了眉,端着水杯在屋里转了三圈,最后把杯子往桌上一放:“生!我孙子我疼,多大点事,以前村里谁家孩子没点小毛病,养养就好了。”公公没说话,第二天一早揣了张银行卡过来,说是老两口攒的养老钱,让先拿着准备手术。 孩子是冬天生的,男孩,六斤八两,哭声特响亮。晓婷第一次抱他时,手都抖,孩子睡着时嘴唇那块确实有个小豁口,可小鼻子翘着,眼睛闭成一条缝,看着跟别的小婴儿没两样。护士教她喂奶得用特殊的奶嘴,孔小一点,免得呛着,她练了两天才熟练,孩子一含住奶嘴就吧唧吧唧吃,吃完还砸吧砸吧嘴,晓婷看着心都化了,偷偷抹眼泪:“你看他多能吃,肯定能长壮实。” 孩子半岁时做了第一次修复手术。进手术室前晓婷抱着不撒手,孩子好像知道要分开,小手揪着她的衣角哭,她眼圈红着亲了亲孩子额头:“宝宝不怕,妈妈在外面等你。”手术做了三个多小时,她和老公就站在手术室门口,脚都没敢挪窝。医生出来时说挺顺利,晓婷腿一软差点坐地上,还是老公扶着她才站稳。 术后护理才是真磨人。孩子嘴巴肿着,不肯吃奶,一碰到奶嘴就哭,晓婷急得满嘴燎泡,只能用小勺一点点往嘴里喂米汤,喂一顿得一个多小时,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夜里孩子疼得睡不安稳,隔一会儿就哭醒,她和老公轮流抱着哄,整宿整宿睡不了囫囵觉。有次她抱着孩子在客厅来回走,看着窗外天快亮了,突然掉眼泪,不是累,是心疼——那么小的孩子,要受这些罪。 现在孩子三岁多了,做了第二次修复手术,嘴巴那块基本看不出来了,就嘴角有道浅浅的印子,不仔细瞧根本发现不了。小家伙皮得很,天天追着小区里的小狗跑,说话奶声奶气的,看见谁都喊“叔叔阿姨好”。前阵子同学聚会,晓婷带他来的,孩子抱着个玩具车满场跑,晓婷坐在旁边笑,说:“你看他现在,跟正常孩子没区别吧?当初要是真把他打了,我得后悔一辈子。” 其实哪有什么后悔,她给孩子取小名叫“念念”,说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现在回响来了——那个曾让她哭了一下午的小生命,正举着块饼干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喊:“妈妈,饼干给你吃!”晓婷伸手接住孩子,眼里的光比当年得知怀孕时还要亮。
孕期做过最后悔的一件事,帮姐妹们避避雷
【4点赞】